当天夜里,皖城无眠。
一开始,不论是主战还是主降的人,都把自己的至亲家眷往刘晔这里送,希望能保得一条性命。
但刘晔家,毕竟就那么大,能住人的地方,基本都住满了,于是就有人的家眷,就送不进去了。
这个时候,谣言也就起了。
也不知道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还是本就有人心中不满。
对刘晔的议论,一夜之间,传遍全城。
“他刘晔深得荆州士颂的赏识,不论是战是降,城破之后,士颂必定厚待他。”
“听说他的家眷如何安置,荆州那边都已经商定好了。荆州军上下,都不会动他家人丝毫。”
“是啊,说是刘晔以及其家小,只需生擒,不得伤害,若是伤了刘晔,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哼,难怪他刘晔一力主战,你们想啊,他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他是不会死的,若是守城成功,击退了荆州军,那就是他刘晔名扬天下之时。若是城破,他也没有任何损失,全家上下都能保全,自己也能搏一个尽忠职守的名声,以后在荆州,更好混下去。”
“是啊,是啊!说来说去,我们都是他刘晔高升的垫脚石而已。我呸!”
开始是对刘晔的不满,接着便是底层军士的厌战,甚至开始有人偷偷溜出城外投降。
到了这种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仗是打不了,明天荆州军只要攻城,这边不说抵抗,完全就看谁投降的快,投降的慢一点的,就会成为别人的“军功”。
唯一能坚持到最后的,只怕就是那位深得士颂“青睐”的刘晔了,只是现在看来,士颂的青眼有加,不知是真的,还是阎象的离间计。
第二天清早,城西的荆州军开始了集结,似乎正在做着攻城的准备。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速从东面冲来,高喊着“九江急报!军情急报!”
守城将士不敢开门,只让这骑兵将军报从城外射入城中,交给刘晔等留守在皖城的文武观看。
而这封急报,让所有人决定开城投降。
急报上写的明白,孙策和周瑜,起江东精锐三万,已经拿下了九江郡,如今正向皖城而来。
“刘勋啊刘勋,说了孙策不可信,不可信!你偏偏不听,如今倒好,孙策占了九江,士颂拿下庐江,你已无家可归啦!”刘晔长叹一口气,话语中,颇有一些恨铁不成钢之意。
刘晔把急报交给众人传阅,而后说道:“罢了,如今皖城外无援兵,内无精卒。荆州强军,若全力一击,我等守不住。如今九江也被孙策所占,看来所谓的海昏之乱,不过是个诱饵罢了。”
“现在,要么投降士颂,要么后面投降孙策,诸位,选一个吧。”
“当降士荆州。”人群中,一位世家老者站了出来。
他说道:“孙策,匹夫之勇,残暴之徒。当年在袁公帐下,便目中无人,和袁公麾下诸多文武,都有嫌隙,就连这庐江郡太守一职,他孙策也是心心念念许久,最后却被刘勋将军所得。”
“若是投降了孙策,这城内有多少人会被孙策所害,刘勋将军的家眷,只怕都不能保全吧。我等家中,女眷财物,只怕也会被孙策所掠夺不少。”
“更别说,如今荆州军近在眼前,孙策的江东军马未至。”
这人口中的袁公,便是袁术了。
当年袁术麾下,有不少人是想要去江东投奔孙策不假,但也有不少人和孙策有嫌隙的人,是更倾向刘勋的。
而且现在的形势,只怕也容不得他们多想。
刘勋中了孙策的调虎离山之计,而后孙策攻取刘勋的地盘,士颂则是近水楼台,趁机先来了皖城。
“那就士颂吧。”刘晔也不想再多说什么,自己本就身处嫌隙之地,现在有人带头,他当然也就顺势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