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难道尘王他要引导一个新时代吗?

许青云在仔细分析下,得出了一个非常不谦虚的结论。

惶恐虽在,但是他的自信终于回来了大半。

接下来就是,按照陆尘的想法,推演如何能让大乾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反而更顺畅地运行。

对于这件事,以前他懵懵懂懂,但有了倭国的例子,他终于有了方向。

皇权天授,法治万民,其上又叠加各种礼仪制度,将整个世界限制,这便是大乾当前的状态。

士农工商,在这样的体制的根本,便是重农抑制工商。

事实证明,这完全是错的,尤其是在隐学蓬勃发展之后。

粮食是人活着的根本,但大乾完全可以由少部分人,甚至靠钱财来实现整个大乾人口的食物供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州便是个例子。

靠着从各地调拨的食物,不但温饱解决了,食物还非常多姿多彩,吃的非常健康。

中州人不种粮,却比大乾所有人生活的都好,靠的就是工业和经济共同发展。

其关键着力点,便是隐学。

可以说,是靠着隐学的神奇,剥削大乾周边地区和国家,这才飞速崛起。

师父王成道正是看到这点,才毅然决定入朝为官,也想让大乾也走上这条崛起之路。

但是,王朝的兴衰,总离不开制度腐朽,统治阶层的骄奢淫逸,高阶人才的不思进取。

若是隐学也按照这势头发展,即使大乾辉煌一时,可若干年之后,也依旧会走上衰亡的老路。

这或许便是陆尘思索变革的由来。

其目的,便是要探索出一条能让大乾生机焕发,长盛不衰的永昌之路。

这条路上,没有一言而绝,可以任凭喜好做事的一国之主。

但是,也必须有人,或者有机构作为绝对领导者,来处理各种政务。

这个机构便可以是内阁,领头人便是内阁首辅!

那么内阁和首辅权利的由来,就不应是皇权,而是劳苦大众。

也只有来自基层的监督,才能保证内阁或者首辅公正,不会偏颇向那些既得利益者。

可要如何做,才能让基层达成共识,并形成一整套赋予权力和监督的办法呢?

深思过后,许青云想到了倭国的议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