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阳盯着庄元元,他突然想起钱钟书《围城》里的一段话。
赵辛楣对方鸿渐说的:
“女人不肯花钱买书,大家都知道的。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必然的初步。”
现在钱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写出来,庄元元不会是因为看了那书,才用借书这个借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一借一还,确实能制造出两次见面的机会。
“随你吧。这种书对于我来说,翻过了就随手一丢,再也不会看了。”
刘冬阳也是平时无聊,才随便买两本小说打发时间。
“刘先生,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庄元元把书放进随身带来的一个挎包里,刘冬阳扫了一眼,那里面装的,并不是女人的用品,而是一个采访本,还有一部照相机,记者的必备。
当然不是特工专用微型照相机,是记者手上的那种,取景框从上方往下看,前面有两个镜头,手动对焦。
一般记者采访,都是两人一组,一个向前问话,一个在后面拍照。
庄元元见刘冬阳盯着照相机看,顺嘴问道:“刘先生,会用照相机吗?”
“照相机这种玩意,我从小就会摆弄。”刘冬阳答。
两个人出了大门,刘冬阳准备招呼黄包车。
“不用了,”庄元元道,“我们走到前面的电车站,坐电车过去。”
那时候的电车,是有轨电车,沿着固定的轨道行驶,轨道的上方,架设着电线。
车行驶得很慢,在人来人往的街面上,有些人,甚至在电车行驶时,就随意上下车。
电车上人不多,刘冬阳和庄元元在最后一排,找到了座位。
这趟电车并不能直达报社,中途还要转一次车。
就在他俩正在下一趟电车站等车的时候,一个穿着破烂、浑身脏兮兮的半大小孩,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把夺过庄元元挎在手腕上的挎包,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