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生产关系

在公元四世纪推行工业化,哪一步最困难?

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只要穿越者的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就可以被投入使用。

是现代的经营理念?

小手工业者们自来就懂得如何经营祖传产业,只要时间足够他们就能领悟。

是过剩的劳动人口?

数百万人口挤在七山两水一分田的江南,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可能缺人。

是丰富的自然资源?

靠山吃山,淮南八公山一带,物产丰沛,煤炭,钢铁更是丰富。

在跟小手工业者的交流中,杨行秋明白了。

最大的困难,是生产关系。

牛家庄的模式,按照《太平要术》里无为而治的方式来管理,采用屯田制的模式生产。

具体表现就是,聚集四方的流民,分配给土地让他们耕种。

牛家的人担任天师,带来信仰和希望。

曹家的人组织武装,保障秩序和稳定。

作为条件,庄户们要进行义务劳动。

在农闲的时候,要到矿场和作坊里工作,来生产工具和生活必需品。

再靠打家劫舍和走私偷运来补充。

至于因此而来的贫困,疾病,甚至禁锢,都不作考虑。

乱世之中,只要能生存,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道家安那其主义者们,就这样建立了一个原始公社。

这里没有暴政,没有兵祸。

也没有未来。

内忧外患不断,朝廷无暇顾及边境上的一个山庄。

豫州轮流坐庄的士族,大概接受了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不愿意出力讨伐。

选择了羁縻控制,来节约管理成本。

可是,世界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