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自从被自己差点灭国之后,武国的对齐的战略也在这些年发生根本的变化。
以袭扰为主,从不主动集结主力和齐国对战,这使得齐国疲于应对的同时,更是身处一股无力感。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让人领兵主动出击过,但却都是无功而返,人家根本不和你交战,往广阔的草原里一躲,让齐国根本无计可施。
“说难也不难,最主要的便是能够抓住武国汗王所在的黄金部落,并将其歼灭之,便有一举灭国的可能。”
沈南安相信以武国今日之武备,是有歼灭的实力,但问题的最关键便是能找到,这是最难的。
“因此侄儿便想到,对武国的征战,不仅要有能从正面击溃之的武力,更要从无声的方面去瓦解武国的根本,让武国逐渐沉沦,变得离不开我齐国,最终也只能发展成为我齐国的一部分,这边是侄儿的持久战。”
沈定武虽然暂时不知无声的方面应该指哪些,但是结合所谓的持久,也就有所猜测了。
“继续说。”
沈南安略作思考,便继续说道:“武国盛产牛马羊,但是缺的可就多了,若是能够在边境设置集市,让两国百姓相互交易,不仅能增加大量的税收,更重要的事还能够交易来更多的马匹。”
“而且如此下来,武国的百姓能够用所养殖的牛羊换取足够的生活物质,又怎会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来我边境行劫掠之事呢?”
经过了解,沈南安发现齐国和武国自始至终都没有互市一说。
当然,这指的是受双方保护的自由交易的集市。
如今两国之间不仅没有,更是严禁对武国的一切商业行为,一律被认为是通敌,资敌。
而武国向来对马匹的管控亦是严厉,这也是为何齐国的骑兵始终比不得武国的原因所在。
如此情况下,通过走私带来的暴利,使得无数的商人甘愿冒着被抢劫甚至丢了性命的风险,来往于两国边境之间。
沈南安的话并不难理解,但是沈定武却有问题道:“南安,你就没考虑过若是真如你这般做了,岂不是在帮助武国不断变得强大吗?”
沈南安却微笑着摇头,道:“听说咱们的茶叶,瓷器,似这类的生活必需品,在武国是最为畅销的货物,若是这些能让武国比咱们齐国更强大,那为何咱们如今却比武国要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