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分化削弱其士气

【在周瑜力荐之下,孙权以会稽太守的身份继任江东之主。

【临终前,孙策留下遗嘱: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足见对周瑜的高度信任与认可。

【随后几年里,周瑜尽心辅佐孙权,致力于实现“二分天下”

的战略。

经过周瑜的训练,江东水军逐渐超过荆州水军。

【仓亭之战后,曹操为彰显北方霸主地位,派遣使者来到江东,要求孙权交出其母吴国太作为人质,此举既有宣示权威之意,亦在试探孙权的态度。

当时年仅二十岁的孙权虽有几分政治手腕,但仍难以应对老谋深算的曹操。

【在张昭的建议下,孙权打算屈服,将吴国太送往许昌充当人质。

得知这个消息,正筹备带兵攻打江夏的周瑜勃然大怒。

他随即面见孙权,详细陈述利害关系。

曹操纵然再强大又有何妨?他已经跨过长江了吗?显然还没有!

即使未来曹操真的统一北方并南下,难道我们江东就真的一丝胜算也没有吗?还未到最后关头,何必畏惧不前?还没开仗就把老母送出去,这样的举动如何配称江东之主?孙权因此被周瑜严辞劝说一个多时辰,终于放弃了对曹操屈服的想法,把曹操派遣来的使者逐出柴桑,并声明绝不送出任何人质。

曹操在收到使者的报告后,感叹周瑜难以对付,派遣蒋干南下来企图拉拢周瑜。

然而,蒋干无功而返,周瑜毫不动摇自己的立场。

自此,曹操深深认识到周瑜是心腹大患,在统一天下的征程中,南下进攻江东首当其冲的敌手必将是周瑜!周瑜当然也不会坐等敌人主动上门。

他把目光转向了荆州,黄祖这位久守江夏城多年的太守很快便会因此厄运难逃……

黄祖已经在江夏任职超过二十年之久,驻扎的时间甚至比荆州刺史刘表更长。

想要清除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人并非易事。

凭借着坚不可摧的江夏城与两万多精锐水军,黄祖完全可以死守抵抗江东军。

所以周瑜并没有选择强攻江夏,而是决定首先瓦解黄祖的外部防线,分化削弱其士气。

从建安九年到建安十一年的三年时间里,周瑜持续在江夏周边扩大影响,采用攻心为上的战术来 ** 和削减黄祖的手下,使得大约三分之一的高级将领叛变逃离,使得原本令人胆战的江夏逐渐沦为“纸老虎”

,就连勇猛如甘宁也投奔到了柴桑归附周瑜麾下。

直至建安十二年,时机已成成熟,周瑜果断行动,率领两万水军以甘宁、吕蒙担任前锋直取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