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两人陷入困境、苦思不得其解时,李岩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丝灵感,让他联想到了曾经实施过的遂宁水攻之计。他兴奋地说道:“不如我们尝试在岷江上游挖掘一条通渠,改变岷江的流向,这样一来,江水自然会下沉,宝藏也就会浮出水面了!”
这个想法听起来十分诱人,两人立刻如获至宝般地拿出彭山地图,仔细对比研究起来。
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个计划实在有些不切实际,过于异想天开了。
原来,彭山地区地势复杂,多为山地,而岷江流经的地方又都是低洼区域,只有江口西岸的地势相对平坦一些。可偏偏西岸正是彭山县城所在地,如果从这里开凿一条通渠,那么整个彭山县城都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如此看来,此计断不可行。
虽然这个方法不行,但刘体纯觉得引流之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处理这些江水。他顺着引流之法继续思索,突然想到,何不在上游围堰筑湖,将上游之水暂时截断,待江水水面下沉,再进行挖掘。
李岩也觉此法可行,他们又拿出地图,仔细研究,发现在新津渡口处,岷江有一支流,名为蒲江河。两人对视一眼,决定在此围堰筑湖,将上游江水引到蒲江河中,待沉银打捞完毕,再撤堰放水。
然而,实施这一计划并非易事。首先,围堰筑湖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力,而且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以免影响岷江的正常水流。其次,将岷江的水引入蒲江河,必须确保蒲江河的河道能够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水量,否则可能会引发洪水,给周边地区带来灾难。
刘体纯和李岩深知兹事重大,他们开始着手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兵分两路,刘体纯亲自找到狄三品和贺天云,让他们前往蒲江河流域,将百姓们都迁到成都附近。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已经完成。据狄三品所说,蒲江河流域已经没有百姓,这些百姓早就被他们迁到成都,开垦荒地了。
没了后顾之忧,他们在新津渡口,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地点开始筑堰。
他们一边派人搜集筑堰所需的材料,包括沙袋、石块和木材等。
一边抓紧修筑堤坝,为此刘体纯还从狄三品处调来一万士兵参与修筑。士兵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将沙袋和石块堆砌成一道坚固的堤坝。
三日后,围堰逐渐成形,岷江的水开始被引导到蒲江河中。水位的下降为打捞沉银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