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连续下了五日,第六日终于放晴,遂宁城这两日几乎全部时间都浸泡在水中,大量粮草辎重大多不堪使用。虽然城中积水不深,但仍然有数百士兵,千余战马死于溺水。
然而,这还不是灾难的全部。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这些遇难者的遗体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加可怕的后果——瘟疫。尸体若不及时妥善处理,腐烂的遗体将成为疾病的温床,疫情一旦爆发,不仅会威胁到幸存者的健康,更有可能引发军队动荡和恐慌。
吴三桂神情疲惫,却也只能强打精神。他下令大军扔下所有辎重,全军仅携带三日粮草,紧急向保宁转移。
他引以为傲的关宁铁骑,曾经驰骋疆场,无往不胜。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靠两条腿和明军赛跑,这是何等的讽刺。铁骑的荣耀,在这一刻变得黯淡无光。
遂宁有一渡口,名曰“仁里”,上通射洪、三台、绵阳,下达潼南、合川、重庆,有“水陆码头”之名号。
此渡口就在遂宁城外,一直由吴三桂的重兵严密守护。此刻,他正组织大军匆匆地从仁里渡口向涪江对岸转移。幸运的是,刘文秀似乎也遭遇了不小的麻烦,无暇派遣追兵。
刘文秀确实陷入了麻烦,他未曾预料到洪水的威力如此之大,不仅将他山下的营地一扫而空,还在山脚下形成了一个湖泊。目前,他正指挥士兵们砍伐树木,建造浮桥。所幸,他早有先见之明,将粮草辎重转移至山上,因此暂时无饥馑之虞。
斥候急报,吴三桂的大军正从仁里渡口撤退至涪江东岸,且大部分兵力已成功转移。
刘文秀倍感无奈,他这番举动似乎成了自缚手脚,虽然成功将吴三桂驱逐出遂宁,却也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他下令加快浮桥的搭建,希望能及时追赶上吴三桂的军队。同时,他派遣信使向祁三升和李来亨传达命令,要求他们设法阻截吴三桂的部队。
两个时辰过后,浮桥终于搭建完成。贺九仪率领一千精兵作为先锋,率先出发,紧追吴三桂的部队。刘文秀则继续组织剩余部队过桥,准备增援。
吴三桂和李国瀚已经到达涪江东岸,现在西岸上尚余万余士兵还未离开。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奉命垫后,防范明军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