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直忌惮安亲王岳乐的兵权,想让福全取而代之,所以这次面对众人的请令,康熙毫不犹豫再次选择了自己最相信的兄长。
康熙下旨福全为抚远将军,大皇子胤褆为福全的副将,带领大军前去平叛。胤禔虽然年轻,但充满了斗志和勇气,尤其是上次对沙俄的战争大清打的很顺利,胤褆很渴望能够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让母亲跟二伯为他骄傲。
果然如胤褆所想的那般,由于清军的武器和人数远远好过噶尔丹,所以福全一行人在前期的行军是很顺利的。
在清军的炮火猛攻之下,噶尔丹兵败如山倒,本就有内乱的噶尔丹也无法与清军纠缠。噶尔丹请济隆到福全的帐中请和,福泉并没有第一时间同意,而是想乘胜追击。
福泉跟其他将领商量决议第二日傍晚出发,可谁知应提听到噶尔丹来请祥之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认为噶尔丹一进门没有了还手之力,不顾福全的劝阻,私自率领一部分士兵追击敌人,想活捉噶尔丹的首领。
胤禔一路追杀敌军,来到了噶尔丹的领地,噶尔丹首领听说来人是大清皇帝的儿子,且只带了小部分军队,立刻反悔派伏兵包围了他胤褆。
胤禔身陷重围,奋勇杀敌,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噶尔丹的人活捉了。
福全得知胤褆被抓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此次战事的重要性,若不能成功平定噶尔丹,不仅会影响朝廷声誉,更会危及百姓安危。
但若是打了,胤褆的生命一定会受到威胁。果然噶尔丹抓到胤褆之后立刻翻脸,求和的使者由一开始的低三下气也变成了现在的耀武扬威。
进来的使者直接对着福全威胁了一通,若是福全三日之内不退兵,他们将会让福全看到胤褆的尸体。
使者将胤褆的一小撮头发摆在福全的桌子上,让福全身后的将领怒目圆睁,眼神如刀,恨不得剐了这个使者,不过还是都忍了下来,无一人敢对使者动粗。
另外一位上了年纪老将劝福全向京中送信,救或不救,一切都看皇上的主意。而福全却阻止了,他斩钉截铁道:“一定要把胤褆救下来,无论什么后果都由本王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