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英吉利使者

乾隆估计是把英吉利当成附属国了,毕竟送礼意味着双方关系是平等的,朝贡意味着大清凌驾于英吉利之上。

为了迎接使臣,乾隆这几日每天都在养心殿处理政事,想着务必让大不列颠看看大清的风范,每日都命令八旗士兵在演武场上训练。

永琮也去看了看,如今的八旗弟子养尊处优,哪有当初在草原的霸气。永琮看了也直摇头,然后无情的给他们加练了。

晚上,永琮的毓庆宫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和珅畏手畏脚的站在门外。

永琮好奇道:“和大人来找我可是有事?”

和珅一把将永琮拉进屋内,着急道:“我的爷啊,你怎么才回来。刚刚皇上让我把使者献上的国书给翻译一下。”

永琮拿来一看,发现没有什么不对劲,英吉利国王说的话十分客气,但从字面中也可以看出对方的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可是和珅不这么认为,把窗户和门都关严实了,才道:“皇上以为他们是来献上贡品的,但七阿哥您还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的确,英吉利人更希望的是交换,他们献上礼物,乾隆再送上本地的特产,但乾隆把人家当成附属国了,到时候等使者来了,肯定就露馅了。

和珅这一整天都在想怎么组织言辞既能让乾隆不生气,又能把信中的意思表达出来。

和珅把自己已经翻译好的拿给永琮过目,永琮只看了一眼就把折子放在了一边,假,实在太假了。

永琮道:“英吉利可不是弹丸小国,你看那个被关起来的使者就知道了,如今把这次当过朋友之间会面即刻,照实写,不用担心皇阿玛会砍了你的脑袋,毕竟你可是他的栋梁之臣,是吧,和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