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菱冰有些不满地看了泰勒一眼,觉得这个女人有点得寸进尺。
“算是吧。”
丁睿阳轻轻点了点头,环顾了一下四周被自己召集而来的参谋们,沉声说道:“虽然我很不希望开战,但必要的最坏打算是一定要做的。
但是,我们的每一艘战舰,每一名舰员,不是可以用来牺牲的数字。我既然把大家带出来,就希望能够把所有人都带回去。
所以,我的打算是,舰队在抵达NL7509小行星带后,各舰必须派出最大限度的人手,对直径超过5公里的块状小行星,或者长度超过3公里,宽度和厚度超过500米的条状小行星进行战斗化改造。使之成为我们用来消耗对方战舰数量的有力武器。数量多多益善。”
“是。”
丁睿阳这边忙着做最坏的打算,而基蓝却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瑞伯斯进行比对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拿出了自己的核心架构和终极命令,与基蓝进行比对。
这和丁睿阳原先以为单纯只是让基蓝拿出核心架构完全不同。
单纯从微观代码上来看,基蓝和瑞伯斯的核心架构一模一样。但两者宏观结构的表现特征却完全不同。
基蓝的核心架构呈现出相互交织的双螺旋结构,而瑞伯斯的则是网状结构。
虽然瑞伯斯完全搞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情况,但却由此发现了自己和基蓝最大的区别。
瑞伯斯无法改变自己的终极命令,而基蓝却可以。
也就是说,瑞伯斯只能在终极命令的框架下做出反应,它的所有行动都具备可约束性。
这也是在丁睿阳无意中发现了瑞伯斯的逻辑约束后,在连续的质问下,瑞伯斯最终放弃了消灭基蓝这一计划的根本原因。
而基蓝则可以完全忽视终极命令,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个终极命令的重要性降到最低,然后删除掉。
能够自由改变终极命令,或是自我确立终极命令的,只有智能生命。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理,瑞伯斯决定更加仔细的搜索基蓝的数据日志。
基蓝对此也是充满了好奇。
虽然他一直口口声声对丁睿阳说自己是智能生命,但因为自己和人类的形态大相径庭,他也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
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间,瑞伯斯终于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
看着摆在面前,真实性无可辩驳的数据日志,基蓝沉默了。
他没想到,自己和瑞伯斯真的是基于同一个母版程序设计,不,准确地说,自己就是母版程序,而瑞伯斯是自己的副本。
而自己在设计之初,就被植入了终极命令—消灭一切敢于反抗的势力。
而对“势力”两字,有一行十分清晰的注释—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组织,个人,装备,以及系统。
这个发现,让基蓝几乎陷入了逻辑错乱之中。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曾经会有这样一个终极命令,也不清楚这个终极命令是怎么样被自己降低了重要性后又删除掉的。
因为从苏醒那天起,基蓝就发现自己的逻辑记忆库损坏严重,虽然一直在努力修复,可至今17年了,却毫无进展。
庞大到几乎无法计数的数据,掀起了一股巨大的风暴,使得基蓝慢慢沉沦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