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心情有些沉重,在无人的深空之中,失去了约束的人释放了非人的恶,而还有一些人即使不再为人却还保留着人性。
来到了舰桥大门处,在我靠近的时候身份识别系统开始工作,门无声的打开,还是那个熟悉的空间,没有任何变化,唯一的不同是在舰桥中正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五颜六色的光与雾的结合体。
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有毒,现在的防护服不是封闭型号,闭住呼吸冲进了房间,在门口找到了应急宇航服然后退出房间。穿戴宇航服,再次走进房间仔细观察这些光雾,这些东西像是一种可视化的介于光与雾之间的东西,放大后无数颗粒状的东西漂浮在空中,每个颗粒都散发着不同的光,不过这些光衰减的非常快,只是几十厘米的距离就完全消散了。
越往舰桥前部光雾就越浓重,在星辰本体的位置光雾几乎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虽然是完全封闭宇航服我还是感觉到了一阵阵恍惚,看来是这些光雾造成的,强忍着不适穿过光雾,我看到了星辰的本体,他没有任何反应,我四处查看了一下,发现各种线路没有任何破坏的痕迹,那么唯一可疑的就是这些光雾了。我尝试了挥动手臂驱散光雾,可是毫无作用。
星辰的存在同人类的意识一样都是以量子态存在的,那么影响量子态的方法也就只有微观方法,其中涉及到的微观物理学我这个半吊子是不可能明白的,在午夜号上有这个学识的我就只能想起古斯塔夫了,我得先把他唤醒。
只是几分钟我就丧失了大部分思考能力,用最后的意志挣扎着退出了舰桥,身体的情况几乎是马上就恢复了。
检索了一下古斯塔夫的情况,他休眠的位置在午夜号新月状舰体的下半部的重力区靠近起落场的位置,我有些奇怪他为什么会在那里休眠,他离我的位置有些远,中途不知道还会碰到多少黑虫,我必须找到快速到达的办法才行。
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最后被我一一否决,最后只剩了一种方法,那就是从飞船外部直接到达那里,空旷的宇宙中可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唯一的危险来自于速度,战舰经过不知多长时间的加速此时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稍有偏差脱离战舰那么就会在宇宙中漂流到死,幸运的话我的尸体会在几千年之内撞到行星上,如果行星的环境合适还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物种的起源。不幸的话会一直漂流几万年,最后因为熵增变成一堆原子散溢在宇宙中。为了不脱离战舰,普通的装备无法应付这种情况,我必须找到能够在战舰外行动的装备。
翻看着物资清单,很快就找到了需要的东西,DX100空间混合装甲自卫型。动身前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这些光雾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它在缓慢消散,每当光雾变得稀薄一片片更加浓郁的光雾从前方穿过舰体补充进光雾团里。忍着强烈的不适再次进入舰桥,来到了舰桥最前方观察这些光雾是怎么进入的,这些东西好像就这么轻飘飘的穿管了可以抵御主炮的装甲,任何物理存在好像都不会对其造成影响。这些光雾的源头就来自于午夜号的前方。
快速找到控制台按下了白色按钮,巨大的天幕装甲缓缓向两侧打开,我看到了让震惊的一幕,一个无法定义的东西就在午夜号的前方,它保持着与午夜号同步的速度飞行着,光雾的来源就是那个飞行物,那是艘我无法理解的飞行器,它半个橄榄状的机体上长着许多飘动的尾巴,半球的前半部分有着一道道凹陷的纹理,像极了某种生物器官。那些黑虫与这东西的风格如出一撤,明显就是同一体系下的生物特征。
我飞快的打开了控制台中的武器模块,舰桥透明天幕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屏幕,各种线条和数据开始不断的变换。由于飞行器离午夜号只有几十米远,主炮是根本无法瞄准,而在这种距离下使用鱼雷跟自杀没什么区别。现在只能副炮攻击,这个角度能调用的小型副炮只有8门,锁定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是在完成的同时我按下了发射按钮,天幕周围亮起强光,瞬间8道光柱就击中了前方的飞行器,由于光线太过强烈天幕自动降低了亮度。
强光消退后让我吃惊的一幕出现了,那个飞行物依旧完好无损的飞在我们前方,没有受到一丝影响,刚才的攻击就好像八个普通的探照灯发出的光柱。眼前一阵发黑,我不死心的再次下达了攻击指令,强光再次亮起,可是依旧没有作用,那些光雾还在以不紧不慢的速度透入舰桥。
无奈的关闭了天幕装甲退出了舰桥。看来得先把古斯塔夫唤醒再商量对策,不然用不了多少年整个午夜号的船员就会被屠戮一空。我走出舰桥找到了最近的DX100机库,这种装甲是为了清除登陆到战舰表面的敌人而设计的,它们可以适应无重力以及重力环境,还可以用于清理战舰外近距离的小型敌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进入机库内部,我看到了一排12具装甲,统一涂装着“DX100混”的字样。装甲的样子就像是只长了四肢腿的蜘蛛,粗壮的四肢稳稳的固定在卡槽里。这些装甲对付同样的装甲目标或者类人目标还可以,如果要对付成群的黑线虫可能就不是那么好用了,黑线虫可以轻易的破坏装甲薄弱的关节处。最主要的是这种装甲无法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战舰内还是突击服或者战甲最适合。启动了手动模式,装甲的外壳打开了一个很小的门,看着装甲内狭小的空间皱眉头。费力的挤了进去,空间的大小刚好够用。
启动了装甲,宇航服的屏幕与装甲的屏幕开始数据交换,轻易的就获得了全部权限,各项功能全部正常,选择了空间战斗模式,头上的天花缓缓的打开,DX100升了上去。
3分钟后我站在了午夜号的外壳上,飞船的前方明亮无比,而飞船的后方则是漆黑的虚无。午夜号正在穿过一片物质密集区域,光线是防护罩撞击尘埃产生的。与其说是护罩还不如说是一种低密度能量武器,它不断向战舰前方发射粒子束用以击毁撞击而来的星际尘埃。这些星际间的物质是制约着人类航行速度的原因之一,人类的星图标识出了以地球为圆心向外扩张40光年范围内的物质低密度区域,这些区域飞船可以加速到接近光速,但是如果偏离了航道,高密度出现的物质就会让飞船的速度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