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彻底麻了

徐生洲又问:“是不是觉得我定的标准有些过高?”

田寿平犹豫了几秒钟:“相对于其他学校其他导师来说,可能标准是有些偏高。不过徐老师您可是大四就发‘四大’的,导师水平如此,定这个标准也算是合情合理。”

也算是?

徐生洲放下手里的论文:“我知道,一定要发顶刊、发一区,是学术考核制度僵化的体现。发表在‘四大’或一区上的论文,未必就比发表在二区、三区上的论文更重要。但没办法,总要有个量化标准,让大家对自己的目标有个感性的认识。归根到底,是想让学生写出让我满意、让学界受益的好论文来。”

田寿平浑身一激灵。

虽然说1篇“四大”或2篇一区很难实现,但目标就在那儿,总还有个奔头。

但要说写出让他满意、让学界受益的好论文来,那可真就“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什么样的论文能让他满意?可能在他这种大神的眼里,全国数学界每年发表的上万篇论文,其中99%都是学术垃圾,不足以让他满意吧!

这不是田寿平胡乱猜测,而是有根有据。

你看徐生洲踏入学术圈这三年,除了最开始发过几篇中文核心期刊、SCI四区之外,其余的都是发在顶刊上。而且无论是发在中文核心期刊还是国际顶刊,质量都是超乎寻常的高。田寿平就曾听父亲说过,哪怕是徐生洲在大四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其水平也超过燕大、留美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至于发表在“四大”上的那些论文,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父亲建议他跟着徐生洲读博的时候,他没有拒绝。

徐生洲见田寿平默然不语,又接着说道:“我看了你的论文,写得很不错,可以看出基础还算扎实,逻辑思路也比较清晰。——如果读博的话,有什么打算?”

关于田寿平的缺点,徐生洲没有说,他觉得也没必要说,因为从论文中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就像发表在Crelle's Journal上的那篇论文。好比一个新手司机,在平直无人、限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还开得颤颤巍巍,结果在陡峭山路漂移过弯的时候却丝般顺滑,这里面要是没有高人出手指点,打死徐生洲他也不信!

当然,田寿平也不是没有优点。

至少与曾奕霖相比,他的基础明显更扎实,学术素养也更全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是以司机作比,尽管都是新手司机,曾奕霖科目三考了5次才过、拿到驾照就没摸过方向盘,而田寿平则是科目二、科目三一把过,已经开车磨合了小半年。如果你跑长途,你愿意选谁做副手?

田寿平稍稍犹豫:“因为我硕士阶段是基础数学的代数几何方向,一直比较关注非交换代数几何,特别是非交换代数几何中的非交换圆锥的分类。如果可以,我想接着往下走。”

徐生洲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说实话,咱们现在的教育是本科高中化、考研高考化,硕士阶段还在打基础,只不过专业更明确、更细致,培养更规范、更具体而已。真要有志于学术研究,既得认真总结硕士阶段的收获与经验,又不能被硕士阶段的专业和眼界所限,画地为牢,毕竟博士阶段才是学术生涯最重要的底色!”

田寿平连忙虚心请教道:“那徐老师您的意思是?”

徐生洲道:“既然咱们已经学了数学,既然你本科、研究生都就读于燕大,既然田院士推荐你过来,那咱们就不能满足于一些边边角角、零零散散的问题,依我来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博士阶段必须要瞄准本领域最前沿、最重要的问题下手。比如你比较关注非交换代数几何,那能不能研究一下非交换曲面的分类?或者连通分次情形的Ramras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