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霞似乎还有些遗憾:“咱们美术馆的展品件件都是国宝,可惜还是少了些!美术馆那么大、那么漂亮,结果大部分都空在那儿,着实可惜。”
徐生洲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陶文霞试探着问道:“买点?”
徐生洲摇摇头:“买名家的?几百万、上千万一幅,贵不说,还不一定保真;即便保真,买个三幅、五幅,意义也不大。买潜力股?你我都没那个眼光,别被那些骗子当了羊牯。至于买普通点的?根本配不上咱们这么漂亮的美术馆!”
陶文霞道:“那我们就征集名家作品。”
徐生洲再次摇头:“名家的作品是要卖钱的!如果我们是公立院校,他们还愿凑个热闹,毕竟‘作品被某某大学美术馆收藏’多少可以增加点身价。可我们是民办院校,向他们征集作品,怎么听也像是空手套白狼。他们不傻的!”
陶文霞默然不语。
徐生洲道:“当然,也可以试试。邀请那些名家来美术馆参观一下,切身感受与中外大师巨匠共处同一展厅的巨大尊荣,没准儿他们真会不吝笔墨,捐赠作品。有枣没枣先打三竿。”
陶文霞点点头:“确实可以试试。”
石新科跟在他们身后,打量着空旷的展厅,随口提议道:“之前校长不是收到几十种名家手稿的捐赠吗?我觉得可以放到这儿,单独做个展厅,一个是书、一个是画,都是珍宝,珠联璧合。”
陶文霞和徐生洲异口同声说道:“不行!”
“呃……”石新科没想到自己会被两人联名反对。
徐生洲解释道:“主要是很多手稿还没到公布的时候。”
陶文霞心里想的则是:名家手稿是书,书是属于图书馆的东西,凭什么放到美术馆来?能不能有点边界感!
——当然,这种画地为牢、占山为王的想法,她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提到手稿,她倒想起另一件事:“自从刘健教授到校之后,就专心研究钱锺书先生的手稿《百合心》,目前已经完成文字的辨识和标点,下一步会深入研究小说的结构、技法和思想等。我觉得如果下半年举办‘钱钟书与现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话,差不多现在就可以放出风声,开始预热了!”
刘健就是刘瑾瑜的父亲,巴蜀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不久前决定到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工作。
徐生洲道:“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话题想热起来还不简单?就像新科说的,明天开个展柜,里面放上钱先生《百合心》手稿前几页,再搁到名画的那个展厅,不出三天,保证全国现代文学研究圈都在讨论这事儿。”
陶文霞笑道:“只怕金陵及周边的中文系都会跑过来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