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七、暑期学校(下)

之江大学代数几何暑期学校的师资,都是当打之年的青年才俊。

至于学员,更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

按照招生简章,每位报名者都要提供个人陈述、个人简历、推荐信等。如果是在校生,另需提供成绩单。上传材料后,还有笔试、面试两关。其复杂程度不下于考研。也正因为如此,入选的学员不仅基础扎实,而且都对代数几何报有浓厚的兴趣。

开班仪式前,徐生洲早早就来到会场,抽空把讲稿再修改完善一下。

他之前的讲稿,是面向全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言自明,根本不用多费口舌去解释。现在面向研究生为主体的初学者,那么很多东西就必须要说通说透,否则他们会听得一头雾水。

这就好比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还是那个理论,但可以多寡随意、丰俭由人。复杂点的,连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生都未必吃得透;简单点的,哪怕中学生看了科普文章,也能说上几句。

所以讲稿必须再改改。

对于讲课,徐生洲的态度向来是认真的。

没过多久,学员们陆续出现在会场里。不像大学课堂上常见的场景,很多学生会趁着课前几分钟抓紧聊聊天、玩玩手机,或者直接趴在桌子上休息,这些学员或是拿出英语词典默默背诵,或是直接打开黄皮书、学术论文认真钻研。

真的是学术论文。

徐生洲涉足学术圈有几个年头,学术论文、学术期刊长什么样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更何况不止一位学员手里拿着的,还是刊登空间遍历理论的那期《Acta. Math.》!

想想也可以理解。

尽管大家对空间遍历理论讨论那么多,但迄今为止,唯一正式发行、也是最为权威的版本,是刊登在《Acta. Math.》上的那篇论文。除此以外,更无其他资料可以参考。如今暑期学校偏偏开了《空间遍历理论》的课程,大家只能找来那期杂志来研读。

只是那篇论文为了符合学术期刊体例,难免删繁就简、直指要害,属于浓缩的精华。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不太友好。那几位拿着那期《Acta. Math.》的学员,都是看得龇牙咧嘴、痛苦不堪。

徐生洲很想走过去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关于空间遍历理论相对通俗的讲稿,他已经交给科学出版社出版。

坏消息是,正式印刷发行没那么快,至少还得再等几个月。

距离开班仪式还有20分钟,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人,几个后来的小伙子和徐生洲客客气气打了招呼,然后挨着他坐下。

最贴近徐生洲的那个小伙子剃着寸头,非常精神,眼神中带着大学生特有的清澈的愚蠢,偷眼打量不停在书稿上写写画画、涂涂改改的徐生洲,半天才像江湖切口一样问道:“哥们,你哪个学校的?”

徐生洲随口回答道:“京城师范大学的。你呢?”

“我震旦的。”轻描淡写中带着几分自矜,“你们京师数学最好的,不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吗?也有研究代数几何的?”

徐生洲道:“有还是有的,只是不多。毕竟学校名字里带着‘师范’二字,很多学生进校之初,就把后半生的目标定位成中学老师,对学术研究兴趣不浓,至于艰深复杂的代数几何,更是敬而远之。仅此一点,就比不上震旦学生的胸怀广阔、志在四海。”

听到徐生洲理性、客观的花式吹捧,小伙子认为徐生洲很上道:“看来哥们你是有感而发啊!不过不要紧,京师的代数几何不行,不代表国内的代数几何都不行,以后你可以来我们震旦读个博。我跟你说,咱们国内代数几何的中科院院士就那么几个,我们震旦的黎昌和院士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