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刘秀复统天下

刘秀好好奖赏了来歙,让他坐在诸将之上的位置,还赐给他妻子一千匹绸缎。刘秀带着大军到了上邽,下诏告诉隗嚣:“你如果投降的话,咱们父子相见,我保证不杀你。”可隗嚣就是不肯投降。刘秀一看,行,杀了你儿子吧!他杀了隗嚣的儿子隗恂,然后派吴汉、岑彭去围攻西城。他还封窦融为安丰侯,让他回去镇守。

这时候啊,颍川又闹起义军了。刘秀一看,行,我得回去一趟。他带着大军回去,用了六天时间就把义军给平定了。隗嚣呢,又饿又病,最后气愤而死。他的小儿子隗纯继位为王。来歙带着冯异等五位将军去攻打隗纯。他们攻破了落门,隗纯投降了。王元跑到蜀地去了,陇地右边都平定了。

这刘秀打下陇地之后,转头就开始对付蜀地的公孙述了。他派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田戎等人,结果没打赢。刘秀一看,行,再派吴汉,从荆州发兵,六万多人,五千匹马,跟岑彭在荆门会合。

岑彭这家伙,聪明啊,他准备了几十艘战船,直接冲向浮桥,顺风前进,蜀兵一看,妈呀,这怎么回事?一下子就乱了。岑彭带着大军长驱直入,进了江关,而且啊,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不抢不掠,老百姓一看,高兴得不得了,都争着开门投降。田戎一看大势已去,就跑到江州去守城了。

岑彭到了江州,一看这城坚固,粮食也充足,不好打,就留下冯骏守城,自己带着军队乘胜追击,直接到了垫江,攻破平曲,收了数十万石的粮食。吴汉呢,留在夷陵,也准备了战船,继续跟进。

公孙述一看,行,我得派个人去抵挡一下。他派王元当将军,跟领军环安一起守河池。来歙等人一看,行,打吧!他们进攻王元和环安,把他们给打败了。蜀人一看,妈呀,这汉朝的军队太厉害了!他们甚至派人去刺杀来歙,不过没成功。

来歙这家伙,勇猛啊,他受伤之后,还驰马召来盖延。盖延一看,来歙受伤了,悲哀得不行。来歙一看,行,你这小子,怎么跟个姑娘似的?他叱责盖延说:“虎牙啊,你怎么敢这样!现在我中了刺客的刀,没法报效国家了,所以叫你来,想把军事大权交给你,你却在这里哭鼻子抹眼泪的?”盖延一听,赶紧收起眼泪,接受来歙的训诫。

来歙还自己写了遗表,说:“昨夜我入睡后,被敌人所伤,伤到了要害。我不敢怜惜自己的生命,只是遗憾自己没能尽忠职守,给朝廷丢脸了。治理国家以得到贤才为根本,大中大夫段襄,为人正直,可以任用,希望陛下明察。”说完,他就投笔抽刀,自杀了。刘秀一看他的遗书,哭得稀里哗啦的,下诏让扬武将军马成代替来歙。

然后啊,刘秀自己带着大军去攻打公孙述,到了长安。公孙述派延岑守广汉,侯丹守黄石。岑彭一看,行,打吧!他派辅威将军臧官从涪水上到平曲,抵挡延岑。岑彭自己呢,分兵回到江都,再从都江逆流而上,袭击侯丹,把侯丹给打败了。然后啊,他日夜兼程,走了二百多里,竟然攻下了武扬。他还派精骑去攻打广都,离成都只有几十里了,那势头,跟风雨一样猛烈,所到之处,敌人都望风而逃。

蜀地都震动了,有人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说:“国家的兴亡,都是天命,哪有天子投降的道理?”他还派人伪装成逃亡的奴隶,去投降岑彭,然后在夜里刺杀岑彭。

吴汉一看,行,我接替你吧!他带着军队,继续攻打。冯骏也攻下了江都,捉住了田戎。吴汉乘胜追击,带着二万步骑兵去攻打成都,在离城十多里的地方,在江北扎营,还造了浮桥。他让副将刘尚带着一万多人守在江南,两军相隔二十多里。刘秀一听,大惊失色,派人责备吴汉说:“你轻敌深入,又跟刘尚分兵,如果敌人先放过你,然后用大军攻打刘尚,刘尚败了,你也就会败了。你赶紧带着军队撤回广都吧!”

诏书刚到,公孙述就派谢丰、袁吉出来攻打吴汉,还派别的将领去偷袭刘尚。吴汉一看,行,准备战斗吧!他让士兵吃饱饭,喂好马,夜里衔着枚,悄无声息地跟刘尚合兵一处。谢丰等人一看,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带着兵去攻打江南的刘尚。吴汉一看,行,打吧!他带着全部军队迎战,把谢丰和袁吉都给打败了,还斩了他们。然后啊,他带着军队撤回广都。

从此以后,吴汉就跟公孙述在广都、成都之间打了八仗,八仗八胜。公孙述一看大势已去,就散了金帛,招募了五千多敢死士,交给延岑指挥。延岑在市桥上竖起旗帜挑战,暗地里却派出奇兵,从吴汉军队的后面偷袭,把吴汉给打败了。吴汉掉进了水里,幸好抓着马尾才爬了出来。他想坐船逃跑,被蜀郡太守张堪给拦住了。吴汉一听,行,听你的吧!

这时候啊,臧宫已经攻下了绵竹、涪城、繁郫,跟吴汉在成都会合了。公孙述自己带着军队去攻打吴汉,让延岑去抵挡臧宫。他们大战了三场,三场都输了。从早上打到中午,军士们都疲乏了。吴汉一看,行,趁这个机会打吧!他派护军高午、唐邯带着精锐士兵去攻打公孙述,公孙述的军队一下子就乱了。高午一刺刀就刺中了公孙述的胸口,公孙述的左右把他抬进城里,晚上就死了。

第二天早上,延岑就带着成都城投降了。蜀地都平定了。刘秀下诏让窦融和五郡太守入朝,赏赐他们恩宠,让他们在京城里风光了一把。他还拜窦融为冀州牧。后来窦融活到七十八岁才去世,谥号为戴侯。

从此以后啊,天下又归一统了,光武帝刘秀力挽狂澜,结束了西汉末年至今的动乱,恢复了汉室,这就有了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