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军觉得自己对得起大夏国。
叛军觉得自己对得起安思景。
陈亮才不管你对得起谁,只要你对不起天下万民,就该死。
这不,带着一万多骑兵从叛军背后冲杀而来,叛军一个恐慌,仓促迎战,死伤无数。随着阵型一乱,面对青面獠牙的官军,叛军自信心受损,开始畏手畏脚,一万五千来兵马很快就死伤过半,朝着东面溃逃而去。
东面的王猛也是个不讲理的主,最喜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带着一万五的轻骑兵,外加五千来重骑兵,横冲直撞,遇神杀神,遇佛斗佛,更别说是这些跳梁小丑了。
五千重甲兵的那身黑色玄甲被太阳光一照,发出刺眼的光芒,摄人心魄。
安思景醒过神来,组织两万骑兵跟王猛的兵马来了个正面冲锋,要将官军斩落马下。
谁知没过一盏茶的功夫,两万兵马败下阵来,两万变成了两千,七零八落,熟知生命诚可贵,再也顾不上安思景的将令,慌不择路而去,生怕跑慢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黄宗站立城楼,见叛军阵型已乱,阻挡不了王猛部下骑兵的冲锋,开始溃不成军,不由自主地对着天空来了几声长啸:“大胜!大胜!大胜!”
城楼上恹恹欲睡的守军将士听过声音,被唤醒了过来,握紧手中兵刃,将城楼上的叛军斩杀了个干干净净。
其实,不是他们瞬间变厉害了,是爬上城墙的叛军因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又不敢跳下高高的城楼自寻死路,想通过丢下兵刃,求个宽大处理,在战与降之间犹豫不决。
谁知城楼上的守军看到城外的叛军溃败而去,官军穷追在后,理会到自己将是守卫京师的功臣,还没接受封赏,岂可无辜死去,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误会,变成了勇猛,可悲可叹!
西城门的郭凯更是勇猛,带着一万七千兵马,对战西、南两门的三万来叛军,心里一点都不慌,猛冲猛打,所向无敌。
小主,
叛军本就疲惫不堪,见官军来势凶猛,丧失理智,不留余地,见人就杀,简直一群冷血动物。心里一个胆怯,士气一个低落,反应变得迟钝起来,让官军杀了个‘防不胜防’。为了求得生机,跟官军来了个面对面的冲锋陷阵,发现不敌,赶忙调转马头,求生去了。
王猛、郭凯等人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后边的将士更是勇猛无比。
李康年见之,建议安思景效法王猛等人,让将领们冲锋在前,对官军进行反扑,一决生死,就算不能全歼官军,至少可以将战场的主动权夺回来。
叛军四面落败,安思景感觉大势已去,顾不上李康年的劝谏,丢弃一决生死的念头,带着能够逃命的叛军向东逃窜,再也顾不上什么威严不威严,什么霸业不霸业,今日留得留青山在,明日也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叛军见大帅逃命,那还有心思决战,一股脑地跟在安思景的后头,生怕跑慢了,跟不上安思景的脚步,成了孤魂野鬼,再无前途可言。
王猛见叛军全线溃败,让斥候吹响号角,带着部下穷追不舍,只因偃师那里还有郑经的兵马,正在那里守株待兔,等着叛军败逃黑石关,东渡洛水。要是让郑经三万来兵马单独对战已走到穷途末路的叛军,还真有些危险。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了活下去,叛军的战力自会提升到一个不能再提升的极限,拼死一搏。自己之所以能击败叛军,一是突然袭击,攻其不备;二是叛军本就疲惫不堪,一时惊慌失措,战力下降;三是叛军还有路可退,犯不着做困兽之斗。
希望,有时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安慰,让人勇往直前;有时也可成为一个遁逃的理由,冠冕堂皇。
温良玉见叛军大败,溃散而逃,官军穷追不舍,京城之危尽解,打开笑容,跨上马背,朝着皇宫飞奔而去。
两三个马蹄起落,冲到宫墙外,跳下马来,顾不上禁卫的拦阻,向皇宫直冲而入。
宫门禁卫见温良玉无视他们的存在,自知惹不起,对着温良玉的背影发了几句牢骚,由着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