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图上的三道警戒线(圈)看着挺严密,但是由于需要控制的海域实在太大,而侦搜的手段又太落后——基本靠看!所以第一、第二道警戒线的漏洞是很大的,只有珍珠港的核心警戒圈因为需要控制的海域有限,所以才看得比较牢。
好在如今英国人的飞机是不大行的,不可能跟二战时候的日本鬼子一样,在距离珍珠港几百公里开外的地方就起飞舰载机去轰炸......所以他们如果真的要打珍珠港,靠6艘航母和为数不多的护航舰艇是不够的,必须得带上“十几甚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大舰队才行。
这么一来,声势那就浩大了,想要从太平洋舰队的两道警戒线中穿过去就非常难了。
不过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也不能在珍珠港躺平,等着英国人的舰队自己开过来——好几十平方公里的舰队在珍珠港躺平哪儿行啊?
如果英国人不来呢?
如果......他们来了以后,看到打不过又熘走了呢?
如果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队缩进莫尔兹比港,那诸葛为道直扑澳大利亚的作战计划可就很难执行了。
所以......诸葛为道抱着胳膊正准备沉思,太平洋舰队的参谋长王文就凑过来说话了:“军门,大总参已经建议西洋舰队打锡兰,南洋舰队打爪哇......也建议咱们主动出击,不过打哪儿由咱们自己决定,当然也可以不出动。大总参的电报上说了,一切都由军门您拿主意。”
大明大总参的“建议”,通常就是命令!
因为新大明军事指挥的传统是前线主帅有便宜行事、临机决断之权——在诸葛武忠王的时代,这是必须的!要不然用中枢的军令去指挥几百里上千里外的大军,这不成宋朝了?
但是现如今时代变了,有了电话、电报,别说几百上千里,几千公里外的情况,大总参也是可以完全掌握的。
但大总参还是要遵循一下诸葛武忠王留下的传统的,所以依旧要尊重前线主帅的决断之权。因而大总参发出的命令都会使用“建议”的名义,而不是命令。理论上,前敌主帅才是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