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冉求被逐出门墙?

孔子看着冉求灰溜溜离开,想想自己对冉求确实也有点过分,毕竟人家只是一个季氏家臣,不用说其家主季孙肥乃鲁国执政上卿,哪怕就是叔氏、孟氏这样的卿大夫宗主,其作出的决定,哪里是一介家臣所能改变的?

孔子喟然长叹,他只是替冉求感到可惜,认为冉求满腹才华,却委身为季氏家臣,替季氏出谋划策,着实不该。

要知道,季氏所为,基本就是窃国巨贼的节奏了。

孔子细忖一番,他决定找个时候,好好与冉求谈一谈。不管如何,冉求至少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虽说是季氏家臣,但仲由、端木赐等人,谁不曾季氏家臣?

甚至自己年轻时,也是季氏家臣,而且也正是季氏家族,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

孔子摇了摇头,轻叹不已。算了吧,算了吧,还是好好去整理《诗》吧。

只是孔子不知道,这一次自己严厉批评冉求的话,被后世的人们列为经典中的战斗机,甚至成为学生高中重点文言文教材篇目!

突然想起那个时候读这篇古文,根本不知道在读什么,只是单纯地去背诵,记住那些枯燥的翻译解释。

一切,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已。

但将这段历史给整理出来,会令人惊喜: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历史文化信息?

至于那些名句,如‘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等,此时读来,竟然那么有滋味!

对了,这里,孔子提到了周任,值得我们讲一讲。

据说,周任是大周王朝一位贤良大夫,他正直无私,主张除恶务尽,被视为古之良吏。

在春秋不少史料中,有“周任言”的记载,如这一次,孔子就引用了周任之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除此之外,还有“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等名言。

注意,这是很罕见的!因为直接点出了引用人的名字。

我们经常可见,如“我曾听说”这样意味的话,或者如“君子曰”、“古人云”之类的话,但很少有“周任言”。

查了不少资料,未见大周王朝有一个叫周任的大夫!姓什么?氏周名任?担任何职?是哪位周天子时代的大夫?

统统滴不知道!

所以,窃以为,此周任大夫,就如同史料常见的那些古人、君子是同类人,虚拟的一类人!

所以,最合适的解释就是,古时将那些贤良臣子,统称为“周任”。

周姓的朋友,恭喜啦啊。

冉求将孔子的意见向季孙肥作了汇报,季孙肥终于出离愤怒了:早知你孔老二这样不知好歹,老子就不召你回鲁国了。

不过,咨询是一回事,出兵颛臾又是一回事。季孙肥再次没有理睬孔子的意见,将颛臾收归到自己的季氏家族门下,是符合季氏家族利益的。

就这样,季氏出兵了,领兵的当然仍旧是文武双全的冉求。

当然,冉求为统帅的季家军,很快就进入颛臾,对盘踞在蒙山的盗匪实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清剿后,顺手就将颛臾国收归到了季氏地盘。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此时的季孙肥冲着冉求发了一通脾气,最后沉着脸问冉求:“孔仲尼到底是怎么一个人?”

冉求可谓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着气,但听季孙肥言语有对孔子不敬之意,立即庄重道:“古往今来,难得之大贤才。”

这是冉求第二次向季孙肥介绍孔子了,早在冉求率军击溃来犯齐军时,季孙肥感佩冉求的军事才能,问学于何人,冉求说皆由孔子所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