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孔子离开叶邑

这次颛孙师的客串,我们已经打断了孔子的行程,现在得抓紧讲孔子的事了。

这个时候的孔子,很郁闷,因为他到叶邑的目的几乎完全没有达到。叶邑最高行政升官叶公沈诸梁在治国理政上,完全与自己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通过在叶邑帮助叶公治理取得令人瞩目的政绩,以彰显自己的才能,以宣扬儒学礼教在治国理政上的好处,这还有可能吗?更别说通过叶公在楚王面前引荐自己了。

仲由却貌似对叶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跟了孔子一辈子了,此时的仲由也五十多岁了,自信无论是德才还是武艺,足可以出仕为官。

孔夫子曾说过,学而忧则仕。自己不能光说不练,一把岁数了,如果有机会当个官,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仲由一直相信,凭老师的德才,他一定可以在楚国出仕,而且也应该会获得楚王赏赐的土地。

至于会不会是七百里无所谓,但孔门弟子必将辅佐老师将封邑给治理成诸侯列国中的典范。

而自己,必将在治政中成为老师的得力帮手,甚至可能是众师兄弟中娇娇者。

叶邑被叶公治理得那么好,自己既然在叶邑了,那完全应该可以从叶公那里得到些治国理政方面的学问。

看着一帮师兄弟们与老师长吁短叹着,性直的仲由摇摇头,心道:这样子能解决什么鸟事?

仲由找了个借口,直接去求见了叶公。

他非常欣赏叶公的治国理政理念,虽然老师批评这种以法治政的观念,自己也因为倾向法治而被老师批评过,但仲由还是认为,法治在当下是很必要的。

至少,应该以德治为基础,以法治为辅助。

叶公治政,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否则,叶邑人民怎么会有那么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叶公很热情接待了仲由,对仲由虚心向自己请教,叶公也有问必答。

叶公礼贤自己的态度,让仲由非常感慨,也非常敬佩。

末了,叶公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吾以为,孔夫子德才出众,贤名远播诸侯列国,且在鲁国有过骄人的执政成就,应是列国争抢的人才,但为何穷困于列国而不被重用呢?”

仲由听后默不作声。他很清楚,老师苦苦追求出仕为官,但屡屡受挫。尤其是在鲁国,明明已经当了大司寇,且有巨大功勋于国家,但最后无奈被迫辞官出国。

不是老师的思想学术不行,而是这个世道不欢迎老师这样的思想学术。

见仲由沉思着,叶公微微一笑,问仲由:“子路先生,吾有一问,不知可否?”

仲由连施礼道:“叶公但问无妨。”

叶公道:“子路乃孔夫子最亲近的弟子,当熟知孔夫子之为人。吾斗胆请问,不知孔夫子为人如何?”

原来,叶公也知道楚王有意重用孔子,封赏七百里之地一说,并非空穴来风。雄才大略的楚昭王此时急需重振楚国雄风,故礼贤各路英杰之士,更何况大名鼎鼎的孔子?

但叶公认为,孔子的治政理念,实在不合眼下的实际形势。

只是,孔子有众多弟子,该些弟子各有所长,如果楚王重用了孔子,也必将留住了大批孔门弟子。

如眼前这位以忠勇孝直闻名于世的仲由,完全可以指挥一支军队!

但想当年,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上任仅七天,就诛杀了鲁国大夫少正卯。此事非但让鲁国国人议论纷纷,诸侯列国更是有不少人摇头叹息。

要知道,少正卯并未违反法律,却被孔子以兼五恶之罪为名而杀之。

如果孔子在楚国出仕,甚至因其才能突出而执政楚国,那会不会对非儒理念的士大夫予以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