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孔子执法3:孔子为什么要释放那个对父亲不孝的儿子?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都在传诵孔子不但断案公正,更有智慧,且贴近群众。

孔子的名声更大了,但执政上卿季孙斯却非常不高兴。

季孙斯对孔子的学生冉求道:“孔夫子口上说是一套,实际做又是一套,他不是说过,欲治国家,首推孝礼吗?

那个儿子对父亲不孝,父亲忍无可忍才赴官府告状,按理孔夫子应该斩了那个不孝子,以此典型案例来教育鲁国百姓,鲁国才会上下遵从孝礼。

如今,孔夫子居然释放了那个不孝子,这不是违背孝礼吗?”

冉求将季孙斯的话转告了孔子,孔子长叹一声,对冉求道:“子有,休听那人胡言乱语,他哪里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孝?!

军队打了败仗回来,有杀了士兵问罪的吗?要杀,那也得杀领兵的将军!

孝道,本是人世间最基本的礼数,但在鲁国,一个父亲与他的儿子因家族矛盾,居然向官府提起诉讼,这说明我们鲁国已经不讲最基本的礼数了。

国家治民之道有问题,这能杀百姓吗?要杀,就得杀负责治理的官员!

为师既为大司寇,首先要做的是整顿牢狱,而不是惩处百姓。刑法未向民众公布,礼教未得到推行,怎么可以滥用刑罚?”

季孙斯听闻后,面红耳赤,再也不敢就此事对孔子说三道四了。

礼教未得到推行,怎么可以滥用刑罚?

这就是大司寇孔子的理念,所以,孔子很少动用刑罚,更不用说杀人了。

当然,该杀还是得杀,如前面讲过的,少正卯这样的人必须杀。

但孔子还是一直认为,执法务必重视教化与调解,他一直强调慎用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