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点了点头解释道:“是的。超微粒子组尝试的是利用电磁频率来控制粒子的行为,并不依赖人体的心志或灵息。也就是说,我体内的纳米粒子技术和游尘组的灵息共振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路线。我转到游尘组后,经过计算和分析认为这些粒子会在灵息共振中出现了与游尘同频的反应,游尘和超微粒子技术可能存在某种交汇点。两组实际上可以借鉴对方的技术,补全各自的不足。”
胡鹏说道:“也就是说,现在的实验是尝试在两条不同的路径中找到最优的技术结合?”
林启点头确认:“基本是这样的。游尘组依赖心志共振,在控制上依然需要人的主观调控,而超微粒子组采用纯物理手段,也还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这两条路线之所以独立存在,是因为天道会相信,如果能找到一个点,将心志控制与物理信号结合,或许能实现真正的游尘自控和体内再生。”
王海洋问道:“那杨道长的炼虚计划,和你的纳米粒子技术之间,有什么联系?”
林启叹了口气说道:“炼虚计划的灵息共振实验希望通过心志训练,将纳米机器人引导至体内特定部位,实现更高的自愈效果。而我体内的纳米粒子响应的则是电磁信号,而非灵息。杨道长不喜欢我的方式,因为在他看来,只有通过灵息控制的粒子才是符合道法的。”
徐静追问:“你刚才提到,这两个实验组各自补全不足?你的意思是……?”
林启答道:“是的,我怀疑这两个实验组的技术可以互相参考。如果超微粒子组能借用游尘组的灵息共振技术,或许可以弥补电磁信号的不稳定性,而游尘组通过超微粒子组的控制手段,或许可以减轻心志控制的负担。道长之所以要求灵息共振成功,是因为这对他的信念和教义至关重要,但若是将纯粹的科技手段引入,灵息共振的效果可能会更强大和稳定。”
徐静又问:“但是林博士,你说有三个自愿者,包含你,那其他两人呢?不会是我们在地下道观看到的那几个吧?你奋力想把那个玻璃打碎。”
“怎么可能?下面明明是三个人,那多一个是谁?林博士分身啊?”王海洋立即纠正徐静。
林启这时又迎来几十秒的沉默,继续在思想斗争,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等了许久他终于又开口了:“其实你们都太小看天道会了,强大到你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