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年的小渔村

随后的几年里,华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大管家离世开始,华夏也进入了多灾多难的一年。

李阳按照前世的记忆,以李老太太的口吻,给华夏写了一份76年凤凰城大地震的报告。甚至在地震那天亲自去了现场。

就在地震的蓝光闪过之后,也许是天道感谢李阳的善举一下子,拯救了数十万的华夏民众的生命,这一刻,李阳终于得到了突破的契机,顺利进入了练气期。

等到李阳稳定了境界,从空间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77年的7月份,李阳在空间里待了整整一年。

随后的几年,李阳奔波于世界各地,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福利院的332个孩子,不能说是孩子了,他们都已经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

李阳这332个孩子全都带回了李村,让她们报名参加华夏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试,一直到了第二年的年初,李阳给孩子们每人发了200块钱生活补助,(当时上大学国家有补贴,像是福利院的孤儿们,没有家庭收入的每个月大约是17.5元)

李阳转身回了李家公社,和大漂亮的石油财团,一起协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应对。

不是大漂亮非得要带着李阳一起玩,是以李家公社在那一片的地位,任何人想在李家公社附近搞事,只要李家公社不点头,他们就别想得到成功,说不定还会受到李家公社的报复。

这一折腾就是四年,等到李阳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已经是1982年初。

打点行装,李阳带上李元春,两人一起回了华夏。

这次回华夏,是为了看望即将毕业的孩子们,以及李村要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有一个是受李晓清、李晓竹的委托,为她们两个任职的地方找到一条发展经济的出路。

两个人都在去年的时候,被下放到地方任职,李晓竹在北河省,李晓清在南河省,李晓竹任职凤凰城的二把手,李晓清任职南河省天中市主管文教卫生的副市长。

“元春,我们走吧。”李阳带着李元春步行出了罗湖海关。李阳这次还是走的港城,就是为了考察一下小渔村这边建设的情况如何了。

这两年看华夏的新闻,报纸上宣传的那是花团锦簇,这个地方粮食产量翻倍、那个地方万元户遍地,李阳觉得自己应该来取取经,是不是也把公社下面的几个大队给解散了。

自己费心费力的给李家公社挣钱搞生产,还不如华夏搞自耕农经济发展的快,还真是没有天理了。

进出海关的人,明显比李阳上次来的时候多了不少。许多人的穿着也带着港城的风格,看样子是一些以前逃去港城的人,开始回家探亲或者是寻找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