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下是一些体现“主观大害”的历史典故:
赵括纸上谈兵
-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他主观地认为自己对军事理论的掌握就足以应对实际战争,因此在长平之战中,他接替廉颇为赵军主将。
- 然而,赵括完全不顾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如秦军的强大、地形的特点等诸多因素,只会按照兵书上的理论排兵布阵。他主观地认为主动出击就能够快速取胜,结果导致四十多万赵军被秦军包围,最终全军覆没。赵国元气大伤,这一战也成为了赵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马谡失街亭
-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马谡奉命驻守街亭。马谡自恃熟读兵书,主观臆断地认为将军队驻扎在山上是一个妙计。
- 他忽视了实际的地理环境和敌军的情况,没有考虑到水源问题以及敌军围困的可能性。当魏军切断山下水源后,马谡的军队大乱,街亭失守。这一事件导致诸葛亮的北伐计划被迫中断,蜀军不得不退回汉中,马谡也因此被斩。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主观地想要建立像汉武帝时期那样的辉煌武功。他不顾隋朝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如百姓在长期的工程建设后已经疲惫不堪,社会经济压力巨大等因素。
- 杨广三次大规模征伐高句丽,过度征发民力,使得国内农民起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最终隋朝的国力在战争和内乱中被消耗殆尽,走向灭亡。这些事件都体现了统治者因主观判断而做出错误决策,带来巨大危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