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返城大军又开始了,这让我想起以前村里的刘二牛。
那时候,村里有些家庭依旧深陷在水深火热的艰难处境之中。
家庭的突然变故,让刘二牛不得不中断学业。
刘二牛辍学回家已经有一段日子了,生活的琐碎与艰辛早早地落在了他稚嫩的肩头。
每一天,刘二牛的身影总是在田间地头和家中忙碌穿梭。
他在田地里奋力拔草,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头;回到家中,又马不停蹄地去喂猪、喂鸡,精心准备它们的食物。
厨房里,他学着生火做饭,努力为家人准备一顿顿简单却充满温暖的饭菜。
到了晚上,他还要去烧炕,确保家人能在寒冷的冬夜有一个温暖的被窝。
除此之外,他还要在路边仔细地扫拾柴火,为家里的炉灶储备燃料。
那原本宽敞的院子和大门外,也在他的清扫下变得整洁干净。
这看似杂乱无章的生活节奏,实际上却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农村,物质的匮乏是常态。
尤其是到了寒冬腊月,能有一身暖和的棉衣蔽体已属不易,至于棉衣里面还能有衬衣的孩子。
更是少之又少。男孩子的棉裤更是容易出问题,他们天性活泼好动。
一跑一跳之间,裤裆常常会被扯破。
大人们为了生计,整日在田间辛勤劳作,从日出到日落,疲惫不堪。
等到夜幕降临,他们往往是倒头就睡,哪还有精力去修补孩子们破损的衣物。
刘二牛的妈妈性格大大咧咧,对于家里的琐事常常不太上心。
刘二牛记得自己的裤裆开线了,跟妈妈说了好几次,可妈妈总是不以为意。
每次晚饭过后,妈妈总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呼噜声此起彼伏。
无奈之下,刘二牛只好自己摸索着穿针引线,手法笨拙却充满了对生活的倔强。
他那粗针大线的缝补虽然不美观,但至少能让冷风不再肆无忌惮地往里钻。
从那以后,袜子破了,他也自己动手缝补。
甚至,他还会趁着空闲时间去涝池洗衣服,不仅有自己的,还有妈妈的。
在这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刘二牛逐渐变得细心和坚韧。
他决定从改变家里的环境做起,让生活多一些秩序和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