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决定公开招聘一名会计。
第二天,招聘启事一贴出去,就引来了不少人。
一大早,幸福食堂门口就排起了队。有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戴着老花镜,手里紧紧攥着自己的简历,眼神里透着对工作的渴望;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穿着笔挺的西装,自信满满地谈论着自己的专业优势。
第一个进来面试的是头发全白的赵大爷,他扶了扶眼镜,说道:“我干了一辈子会计,退休之后闲得慌,就想再找点事儿做。我看你们这再就业天团就挺有意思,我也想加入。”他的声音洪亮,透着一股不服老的劲头。
谭凤英笑着问道:“赵大爷,您经验肯定没的说。不过咱们这小食堂,有时候会遇到些突发情况。比如说,有顾客吃完饭说钱包丢了,非说是在咱们这儿丢的,要从饭钱里扣,这账该怎么算才好?”
赵大爷略作思考,沉稳地回答:“先别慌着扣钱,得先安抚顾客情绪,帮忙一起找找。要是实在找不到,也不能直接扣饭钱,这不合规矩。可以先记录下来,等后续有线索再说,饭钱还是得正常收。要是顾客不乐意,就给打个小折扣,当作是店里的一点心意,可不能坏了规矩。”
几人听了,纷纷点头。
接着,刚大学毕业的小刘走了进来,他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充满热情:“我知道你们这是一帮老人开的店,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虽然经验不多,但我学习能力强,也想为这个温暖的小集体出份力。”
蔡思源问道:“小刘啊,要是有一天,店里突然来了好几桌客人,都争着要结账,你怎么快速又准确地处理,还能保证不出错呢?”
小刘眼睛一亮,自信地说:“我会先跟大家说稍等片刻,然后按先来后到的顺序,用收银系统快速记录每桌的消费明细。同时,为了不让大家等太久,我会一边操作一边告知顾客大概的等待时间,要是有需要开发票的,也提前问清楚,这样就能提高效率,保证不出错啦。”
面试一个接着一个,谭凤英他们认真地询问着每一个人的情况,内心也在纠结。是选择经验丰富的老人,延续幸福食堂的温馨氛围;还是大胆启用年轻人,为食堂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