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刘兰兰又拿着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课本来到钟海涛家,指着课本上的一段话去请教钟海涛。
钟海涛接过来一看,是唐太宗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钟海涛解释说:“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历代的兴衰,将人比作一面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
钟海涛害怕刘兰兰听不明白,就继续给她讲述这段话的来历:魏征是隋末唐初着名的政治家,他尽心尽力地辅佐唐太宗十七年,始终以直言规劝他为自己的责任,有时甚至触犯了皇帝的颜面也据理力争,阻止或纠正了唐太宗许多错误行为和主张,为唐朝的繁荣也就是“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巩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伤心地说:“以铜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亡;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很好的镜子啊!
小主,
刘兰兰认真的听着,她一边听一边记录着。
钟海玲看见刘兰兰很认真地一边听一边记,连忙说:“兰兰姐,我也听明白了,这段话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以后我就报考师范学校,当一名教师!”
“好,好,大姐支持你当教师,教出更多有知识的学生来。”刘兰兰笑着对钟海玲说。
“兰兰姐,你可要永远请教我哥哟,我哥可是愿意永远教你哟!我也愿意让我哥永远教你,我妈更愿意,我妈呀,她一提到你,就能将你身上的好处说出一大箩筐来,连我爸听了,都嘿嘿地直乐呢!”
“小小年纪,跟谁学的,油嘴滑舌的。”钟海涛看到妹妹的话有些不着边际了,害怕刘兰兰不好意思,赶紧截住妹妹的话语。
刘兰兰听完这话,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只是装着没听明白的样子,朝着钟海涛和钟海玲笑了笑。
进入冬季,机务职工的拾花任务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三分场的农机房里又热闹起来了。这会儿他们除了讨论机车检修的状况,又多一个话题,就是相互询问拾了多少公斤棉花,任务完成了没有;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是要加倍扣发工资的。拾得多的很自豪地炫耀着自己的拾花数量,又吹嘘着的拾花有多快,完成任务的也不羡慕拾花多的,用郑长顺的话说,拾花这活没法比,不是力气就能多拾的。因为是阴冷的天气,许多人燃起了火来驱赶寒冷。
刘兰兰检修了一会儿,感到手有些不听使唤了,就向不远处的姚昌盛大声询问起来:“姚昌盛,你那里有燃火的东西吗?我冻得有些招不住了,也想上燃一堆火暖暖手,可没燃火的东西。”
姚昌盛扭头巡视了一下,看见木头凳子上有一张报纸,已经被人坐得皱巴巴的了,连忙说:“有一张旧报纸,你拿去引火吧!”
钟海涛和张大中正在扒机车轮胎,张大中正要放下手中的活去拿报纸,刘兰兰说:“你们两个忙你们的吧,我去拿过来烧火给你们烤,暖和了咱们再接着干。”然后跑到姚昌盛跟前,将报纸从凳子上拿下来,边走边随意地翻看着,一段话映入她的眼帘:“人们常说,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花朵的事业是鲜艳的,相形之下叶子则显得平凡而普通,而有些人恰恰是在绿叶般的事业上放射出光彩来……”
刘兰兰觉得这段话写得优美,反复看了几遍后,就把它背诵下来,然后送到钟海涛面前,想让他也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