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里王芳和刘冠华关系最好,她们都是从三线工厂考上来的本地委培生。比起刘冠华,王芳性格更开朗热情,很对项海澜的脾气。
成天嘻嘻哈哈的人竟然闹自杀?这是项海澜万万没想到的。
“听说没?这位小同志想要离婚,男方不同意,今天带着家人找上门,把姑娘的娘家给砸了。”
刚刚改开,社会风气还相当保守,人们对离婚本能的不认同,有位看热闹的大爷当即就声讨上了,“这姑娘是不是攀上高枝了?”
“攀没攀上高枝我不清楚,王芳考上了大学,跟爱人有了差距,看不上人家才闹离婚的。”了解得这么清楚,这位应该是王芳家的邻居。
“那不就是见异思迁?”
“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有我们工人地位高吗?有农民辛苦吗?这种女的,我看还是趁早离了吧。”
“就是,就是。”
大众思想还没转变呢,知识分子地位低着呢,往后十年也不会高多少,项海澜有后世经验,再清楚不过,他们这届学生毕业后,还得挣至少十好几年低工资,熬一段资历,日子不会一毕业就立竿见影地变好。
当然知识分子地位高低跟王芳离不离婚也没啥关系。
她也没上楼解救自己的室友,那么乐观的人不会轻易寻死的,有家人和警察上去劝,王芳顺着台阶也就下来了。
看样子是想吓退男方。
项海澜在她家里堵住了人。
王家既然是沪上人家,住处就不可能宽敞,当初因为家里住不下才让她去三线当工人的,如今其他兄弟姐妹从插队的地方回来,一家六口人挤在二十平不到的石库门一楼,实在不够住,又搭了一层木板,做了隔层睡人。
家里被王芳的爱人砸得稀巴烂,锅碗瓢盆碎了一地,一片狼藉,没处下脚了都。
王芳的妈妈推女儿跟项海澜去外面说话,“小项,我家芳芳愁头怪脑的,侬好好劝劝她。”
小项能听懂这句沪市方言,王芳妈妈说女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