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点头,目光凝视着厅中沙盘,缓缓开口:“自董卓乱京以来,豪杰并起,天下纷争不断。如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东吴,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雪天寒与小七虽来自现代,知晓历史走向,但此刻也沉浸在诸葛亮的智慧阐述中,只是默默聆听,并不多言,以免扰乱当下情境。
刘备等人听得专注,不时微微点头,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关羽手抚长须,微微颔首,心中暗自赞叹:诸葛先生真乃神人也!仅凭这寥寥数语,便将这错综复杂的天下大势剖析得入木三分,我关某征战半生,所见谋士众多,却无一人有这般高瞻远瞩之能。
张飞亦是瞪大眼睛,嘴巴微张,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
他暗自思忖,以往自己只知冲锋陷阵,今日才知晓,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才是真正的大能耐,这诸葛先生,俺老张是打心眼里服气!
诸葛亮顿了顿,手中羽扇沿着沙盘上的山川地势轻轻划过,继续说道:“皇叔既占蜀中,此地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当务之急,需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言罢,眼中满是笃定之光。
雪天寒心中震撼,诸葛亮这一番“隆中对”,寥寥数语便将天下大势剖析得如此透彻,未来之路仿若在眼前铺就。
小七亦是满脸钦佩,赞道:“先生高瞻瞻远瞩,此计真乃定国安邦之良策,只需依计而行,必能成就大业。”
正在此时,又有通报声传来,原来是庞统求见。
庞统入厅,见诸葛亮已在,先是一愣,随即拱手笑道:“原来孔明兄已先我一步至此,今日得见二位当世大才同殿为臣,实乃三生有幸。”
诸葛亮起身还礼:“士元,你我既怀济世之志,此时相聚,正可共商大计,为皇叔排忧解难。”
众人围坐,庞统听闻了诸葛亮所言的“隆中对”后,抚掌大笑:“孔明兄此计与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我正有一策,可助皇叔早日取荆州,以为向外拓展根基。”
说罢,将自己的谋划一一道来,竟是与诸葛亮之策相互补充,丝丝入扣。
雪天寒看着眼前这两位智者你来我往,各抒己见,心中满是欣慰与振奋。
有卧龙、凤雏相助,再加上昆灵宗在背后的支持,他坚信,这乱世终能被拨乱反正,太平盛世必将可期。
此后,雪天寒、小七与诸葛亮、庞统更是频繁聚首,依据当下所处局势不断完善战略规划,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在乱世之中掀起一场改天换地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