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的影视作品对于外星人的描写通常是“大头,小身,干瘪皮肤”,后来的各种想象则五花八门,也不知道是否有和我亲眼见到的外星人相似的描述。
被装进玻璃罐后,这次我没有被当作“收容物”关进某个地方,而是作为“贵宾”,被请到了长长的飞船里。两个很难描述,像是海星和海草杂交出来的奇怪活物,以及一个方方正正的,巴掌大的黑色铁盒接见了我。
首先,“小黑盒”介绍了我能够和他们交流的途径——正在我肩膀和头上来回跳来跳去的“绿团”。他们在星际旅行中发现了它,简单研究后,虽然至今没能搞清绿团的组成和结构,但他们发掘了绿团的“翻译能力”。
在绿团附近的范围内,所有智慧物种的“对话”都是公开的,猫可以和狗对骂,猴子和人也无代沟,外星人与外星人可以无障碍交流。当然,这种交流的前提是双方都有一定的“智慧”,“鸡同鸭讲”或许能够算作交流,但人和鸡就很难有正常的交流。
小黑盒还补充道,虽然不了解其机理和来历,但三个文明都很感谢这个绿团,所以比起“收容物”,它更像一个吉祥物。对,没错,我这一出来,就遇见三个外星文明。
小黑盒自然地向我介绍起他们的情况,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我就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加一点脑补,以说明的形式介绍一下。
之前抓住我的是“塔拉尔文明”,文明主体是那些金属球内部的“气体”,为了方便,后面称作“气文明”。“小黑盒”代表的是“赛博科亚文明”,算是一种硅基文明,后面简称“硅文明”。两位“海星草”是“卡洛托亚文明”的使节,后面称为“碳文明”。
三者之中,“硅”是老大,“气”和“碳”算是附庸,“碳”飞船突如其来的星际迁跃,是“硅”的技术,“气”的金属基地,也有“硅”的帮助。
它们三个,是“硅”在几千亿光年的漫长旅程,逐渐相遇的。“硅”的文明载体,原先也是一种碳基生物,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整个文明停滞不前,而宇宙依旧浩瀚,索性所有“人”都进入了赛博天堂,只有这些小黑盒继续文明的运转。
“硅”一直在寻找可以在科技树上往前爬爬的机会,甚至甘愿当更先进文明的附庸,结果,大哥没找到,先遇到两小弟。
“硅”和“气”相遇时,“气”刚刚吃完一个气态行星,准备往别处走,没有沟通渠道下,二者爆发了战争。由于存在科技代差,就像现代军队屠戮原始村落一样,以地球的认知,大概几十分钟战斗就结束了。
“硅”没有赶尽杀绝,因为相较于毁灭一个无关轻重的文明,它更期待“气”那独特的科技树,在攀到一定高度时,也能为“硅”带来点启迪,甚至突破。于是“硅”就带上了“气”,继续穿越宇宙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