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不讲武德

宁宣笑得自豪,看向苏阎,“苏爱卿?”

苏阎点点头,“公主此计为上策,此次再令使团前去,便加派人马前去西夏,实则打探西夏,明面上,便加些金银,保护朝礼为由。”

几人一直商议着细节,直到几人都觉得并无遗漏后,林元耀和楚冠便领旨走了。

宁宣这时才拿起奏折,看了起来。

看完气得脸色铁青,“一群贪官蠹役!”

盛平急忙跪下磕头,“父皇息怒!水至清则无鱼,如今将鱼儿动向控制住,便好。同时杀鸡儆猴,让众臣收敛。”

她明白一个道理,一代天子一代臣,权力斗争后,不过是门第更新。

不同的臣子坐在高位,未必不会伸手去贪,去官官相护结党营私,去欺压百姓,指鹿为马。

帝王重在用人,将合适的臣子放在合适的位置,并掌握动向。

像苏阎这般,身后势力简单干净,一心为民,清廉正直,这是大梁的福。

纵观古今,这样的臣子少之甚少。

人性都贪,贪名贪权贪财贪色,全看个人内心的标尺罢了。

苏阎跟上,“清楚见着贪,远比能遮住陛下的眼贪好。贪倒罢了,只怕遮住眼底下能做的事。”

谋反便是,天子看不清臣子,那便能做许多事。

宁宣拿起朱笔,将册子中的人名全圈了起来,他记下了,“今后若更不知收敛,犯在朕手里,新罪旧罪并罚!”

盛平恭声回道,“陛下圣明,臣女想借此让新政更加推行,令兵部,工部赞成新政。”

关于新政,便是提高女子地位,为天下女子谋选择的机会。

兵部近百人,大多是并不赞成新政的。

尚书林元耀家风严苛,不曾有错处,却极为偏袒手下。

兵部可并不干净,粮草,军饷,抚恤金等等,有些窟窿是真,有些是假,假的林元耀没有深究,除非很大的。

这便是她如今拿在手里的把柄,只须让能上朝的兵部众臣赞成新政便好。

工部与兵部情况又有所不同,她已和幕僚商量过对策。

宁宣目光沉沉地看着她,这个名册,明明足够她将六部都拉在她身后,“为何只是这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