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耐心

不光他写,礼部人人都写。

盛平朗身站着,淡笑听着,累了就坐上椅子歇息。

到了狄玉书瞪着她下朝后,夜里继续拿捏住值守官员,进去查看文书等。

她有的是耐心,也无惧这些弹劾。

她将收集好的各种漏洞全部整理好折子,便前往了御书房。

李高正在御书房门口站着,一看是她,便笑道,“殿下稍等,奴才这就去给陛下通报一声。”

盛平给他塞了个大荷包,“多谢李公公。”

李高将荷包收好,公主既然给了,他就得收。

他虽是皇帝身边极为亲近的奴才,可也始终是个奴才,还能驳了主子的面子不成。

盛平直身站着,一动不动,等着被召见。

父皇父皇,但也先是皇再是父。

娘亲只生下她一个孩子,在她五岁时便撒手人寰。

御医查不出来什么,娘亲去得蹊跷,她还记得父皇当时抱着她在空无一人的养心殿里。

父皇指着头顶的红瓦,“这是皇宫,却也是坟墓。我无能,查不出他们是使了各种手段。”

父皇滚烫的眼泪滴在她的胳臂上,灼得她发痛。

在皇权达不到鼎盛时,皇宫更不是皇上的家。

做富贵郡王妃时,娘亲没有背后势力,并无什么。

做了皇后后,娘亲娘家无势,便注定了悲剧。

她从小在宫中长大,每日从皇宫中不知要抬出去多少人。

她必须要争,要走在钢丝上一步一步谨慎地去争。

若是不争,娘亲的下场便是她的。

御书房里,站着兵部尚书林元耀,还有丞相苏阎,永昌伯楚厉。

“这西夏未必太把自己当回事,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竟然开口提这么些要求!”楚厉很是不忿地说道。

苏阎抬手,脸上带着笑,“大人何必气恼,西夏提了这么多要求,恰恰证明西夏与大辽并未站在一处,它在摇摆,大辽必然也明白。”

这便正是他最想看到的局面。

林元耀很是佩服苏阎,“正如丞相所言,大辽前去求亲的使团都已出了西夏国都,我们的求亲使团一去,西夏国君又派人把使团追了回来。

甚至让我们的使团和大辽使团同处一室,意思是要看我们两方谁的态度更诚挚一般。”

宁宣点点头,“如此甚好,三方制衡,边境的驻兵也已加强警备。接下来便派使团再去和西夏拉锯,我们有耐心,大辽未必有这个好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