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闻言,面露赞同之色,立刻称是:“先生所言极是,我会谨记于心。”
两人在花园中促膝长谈,直至夕阳西下。
魏王告辞之时,依然心中存有几分期待,想从叶天那里得到更多启示。
不过像是看到了魏王的想法。
叶天突然转向魏婴,轻声叮嘱道:“殿下,魏国未来在于年轻一辈,务必慎选良将,秉公办事,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魏婴一脸肃穆,郑重地点头:“先生放心,魏婴定不负重托。”
目送魏王离去,叶天侧身对魏婴说:“三殿下,你觉得刚才大王会对我的建议作何反应?”
魏婴思索片刻,微笑道:“父王虽有些犹疑,但他会采纳先生的建议,因为这是魏国的出路。”
叶天微微颔首,继续说道:“魏国要想图存,必须先安内,后攘外。今后发展,需慎而又慎,不可轻举妄动。”
两人相视而笑,彼此心中都有所感悟。
这时,夜幕已然降临,庭院间的灯火映衬着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宁静而安详。
......
隔天一早,魏王便在朝堂召集众臣,准备将昨夜与叶天商议的谋略向大家解释。
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关乎魏国未来的走向和策略。
刚刚坐定,魏王就开门见山:“各位爱卿,昨晚我与叶天先生探讨了魏国的未来发展之策。”
“他建议我们应推行仁政,以取信于民,同时加强与邻国的联系,以抵御外患。”
在座的群臣中,有些人点头称是,表示赞同。
然而不乏心怀疑虑者。
“大王,”
左相赵隐站起身,神情严肃,“叶天虽有高才,但未免过于理想。”
“如今诸侯割据,我们如何能保证他国信守诺言?贸然推行仁政,恐怕难以见效。”
魏王有所预料地点头,说道:“我理解赵相的顾虑,但叶天先生提到的,是我们必须走的一条路。”
“逐步推行,不求速成,总有收效。”
这些人难道还看不上叶天先生的实力?
简直不知所谓。
这时,右将军韩烈突兀地插话,“大王,微臣斗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