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办不到,绝对办不到。

赵佶这边,之所以退位也是抱着几乎相同的想法。

金兵军势强盛,自己又无力改变宋国羸弱局面,继续呆在皇位上,除了每天担惊受怕外,再也没有其他作用。

此时还不如赶紧禅位给太子赵桓,索性抛开一切包袱,趁金兵尚未渡河,以太上皇的身份,赶紧离开汴州府赶往泾阳城避难。

父子二人心思各异,一个坚决不受,一个坚持要禅位。

几番僵持过后,见赵桓迟迟不愿接旨,索性就强硬让内侍太监宣读了禅位诏书,强行把赵桓扶上了皇位。

赵桓是哭着坐到了这张无数人梦寐以求,此刻自己却唯恐避之不及的龙椅上。

直到他精神恍惚的接过帝玺,才确认自己现在已经是大宋新的君主。

只是这君主眼下处境,真的一点都不乐观。

“父皇,你教教儿臣,眼下局面儿臣该怎么做?”

赵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皇儿,现在开始你要自称为朕,父皇没什么好教你的,

大宋的一切都由你来决断,望皇儿当为大宋子民着想,莫要有懈怠之意,做一位比父皇更好的好皇帝。”

说完,赵佶向赵桓用力头点点头,给予了一丝坚定的信念。

接着,头也不回,潇洒拂袖离开了后庭。

“父皇,父皇,你别走啊,父皇——”

登基第一盏茶时间,赵桓是在极度惶恐状态下度过的。

事到如今,他也知道没有任何退路,只能选择硬着头皮来收拾这烂摊子。

大宋历四百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辰时整,赵桓于汴梁宫正殿接受百官膜拜,正式成为宋国新君。

就在赵桓登基第二日,沈浪的楚国使团来到了汴州城。

赵桓听过沈浪的名号,得知是他到来后,立马请他入宫觐见。

他现在迫切需要找到解决眼前困境的办法,而宋国朝臣全都靠不住,只能问问沈浪的意见。

一入汴梁宫,赵桓便亲自前来迎接。

“是镇国公来了,朕仰慕镇国公久矣,今日一见也算是得偿所愿,请镇国公坐朕的车驾。”

对于赵桓的热情,沈浪只是淡淡拒绝:“陛下,在下不过是楚国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