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陆续入组,临床试验正式开始。团队成员们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口腔检查等,记录肿瘤的大小、生长情况以及患者的身体反应。
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等。团队成员们立刻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并组织专家会诊。“根据检查结果,这些症状可能是纳米粒子引起的免疫反应,但目前来看,症状比较轻微,在可接受范围内。我们先给予一些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症状的变化。”一位医生说道。
经过对症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治疗得以继续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患者的病情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一位原本肿瘤较大的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几个疗程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明显缩小,颌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修复。
“赵医生,我感觉好多了,之前的疼痛也减轻了很多。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患者激动地说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你病情好转,我们也很开心。但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性。”赵飞扬微笑着说道。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取得如此显着的效果,有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肿瘤并没有明显缩小,甚至出现了进展的情况。团队成员们并没有气馁,他们对这些患者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对这些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免疫功能评估,发现他们的基因特征和免疫状态与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存在差异。可能这些患者的肿瘤细胞对联合治疗的敏感性较低。”李教授说道。
“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基因特征和免疫状态,调整治疗方案,为这些患者寻找更合适的治疗方法呢?”刘祖训问道。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其他的药物或者治疗手段与联合治疗相结合,看看是否能提高治疗效果。比如,针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调整免疫治疗的方案;或者尝试一些新的纳米材料和药物组合。”赵飞扬说道。
团队成员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国内外的专家进行交流探讨,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发现对于部分基因特征特殊的患者,在纳米技术联合化疗的基础上,添加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以显着提高治疗效果。
颌骨癌患者往往因为面部的变化和疾病的折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赵飞扬和刘祖训决定与心理专家合作,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心理专家周博士来到医院,为患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心理讲座和咨询活动。讲座上,周博士说道:“大家在面对疾病时,感到焦虑和恐惧是正常的。但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
患者们认真聆听,一位患者说道:“周博士,我每天看着自己的脸,心里就很难受,觉得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
周博士安慰道:“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可以试着和家人、朋友多交流,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做一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