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义一到老寨,白天亮和山西副总指挥,还有参谋就给他接风。吃着饭,白天亮先给他介绍剿匪行动的情况,大力渲染作战的艰难和部队的勇猛顽强,而他们在后山村疏于防备麻痹大意被大火烧了个一塌糊涂这事儿,却闭口不提,伤亡的数量也没说。
可就说了这些,范明义就皱起了眉头,道:“据我了解,眼下青崖寨这伙土匪,是青崖寨史上最强的。他们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人。这也是河北西部山西东部一带势力最大的一伙土匪。这伙土匪的头头,都是从山东来的,听说那个大头领是个毛孩子,十八九岁,是梁山匪首宋江的儿子。”
白天亮有点惊讶:“是吗?宋江的儿?我倒是听说过宋江,总以为那只是传说,没想到是真有其人啊。他妈的,手伸得够长啊。不过,一个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能倒腾点啥?”
这大宋朝,在军事方面,大概是历史上最为奇葩的一个朝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确立了重文轻武基本方略。据说赵匡胤之所以重文轻武,就是担心武将们拥有的权力过大之后,说不定哪天也会像他一样黄袍加身,把他赵家的王朝给掀翻了。从此历代皇帝都是这样。表现在具体实践上,文官的社会政治地位远远高于武官,即使打仗,率军打仗的是武官,可必须要派上一个比武官官职高、地位也高的文官做监军,并且这个监军在朝廷的话语权要比三军统帅重的多。这样就弄的武官们往往在前线做不了主,当然也打不好仗。而文官呢,基本都没多少军事常识,即便有点军事常识的人也都是纸上谈兵,要真打起仗来,不论指挥作战,还是参谋军事,这些人都是只能夸夸其谈,上阵毫无作为,反而会对武将形成掣肘,因此文武之间常常闹别扭出矛盾,而最后输的却往往是能打仗的武将。
幸好,这次是剿匪,不属于对外战争,因此没有派监军。但作为总指挥,白天亮其实原就是文官。进士出身,原本在磁州府做通判。后来就因为河北这个地方靠近大宋跟辽国的边境,再加上位于太行山东麓,为战略要地,也是土匪横行的地方。为了加强军队,就让多少懂点军事、拥有好大学问的白天亮做了磁州府相当于今天军分区司令的指挥,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决定剿灭青崖寨土匪,白天亮自然就成了剿匪部队的总指挥。可要论起打仗,白天亮自然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却无战略也不懂战术,还不太会指挥下面的军官作战,所以前线指挥官虽然尊敬他,心里却百般不服气,因此常常听到他骂骂咧咧。其实这骂骂咧咧,原本不是白天亮的特长,他做军队将领后,就觉得武官就该有武官那种粗啦吧唧的样子,骂骂咧咧就是武官的标配,因此他也就慢慢学会了骂骂咧咧,骂骂咧咧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此刻他听到范明义说青崖寨的这些情况,他自知自己了解的太少。他只知道青崖寨的土匪很猖獗,曾跑到山西去惹祸,给磁州府武安县和河北西路丢脸抹黑,到处惹事生非兴风作浪,强抢钱粮骡马和女人。至于剿匪需要了解和具备的东西,他知之甚少。
但白天亮有一个文官少有的优点:谦逊,不霸道,听得进他人意见。听过范明义一番话,白天亮就说:“我们来这些天,已经剿灭了几百土匪,还清除了三个寨子,这寨子都不小啊。眼下只剩下这个青崖寨,听说这是他们的总寨,这方圆几百里之内,都归这个青崖寨统治,土匪的大小头领,全在这个寨子上。既然范副总是剿匪的内行,干啥事不得听内行人的意见?并且经略使和知府深信于你,让你来助我,那就请你说说吧,咱们得想个招,尽快把这帮土匪除掉,回去向经略使和知府交差,也是为民除害,还可算是咱们此生的一大功业。”
范明义是个直爽人,没有多少弯弯肠子。他以前虽然听说过白天亮此人,但没跟他直接打过交道,所以并不了解他。但听这话,挺谦虚,就说:“既然总指挥信得过,既然咱们已经是一个锅里摸勺子了,咱们的共同任务就是剿匪,那我就不揣冒昧直说了哈。我想先问一下,咱们跟他们交战过几次了?”
参谋刚要张口,白天亮抢过了话头说:“不算那几个分寨的战斗,至少三次了。关键的关键是,要上他们总寨,也就是摩天岭,就这一条道,他妈的这简直就是天路,从这下面到上面,就是用石头凿出来的石梯,直上直下的,你根本就上不去。就算一个人这样往上爬都眼晕,可是你爬不了几个台阶,他们在上边用石头就把你给砸下来了。又那么高,所以我们攻了几次都不成功,反而伤的弟兄不少。这不,无奈呀,我们只好住在这里。”
范明义就问:“这个摩天岭,我是听说过的,当年我在武安县的时候,也到这里来剿过匪,当时摩天岭上好像没有土匪,大寨不就是这个寨吗?摩天岭在上边。”
白天亮说:“是啊,现在他们不用这个寨子了,搬到摩天岭上去了。我们来之前,这里有人;我们一来,他们都跑到摩天岭上去了。据我们的侦查人员和抓到的俘虏交代说,他们上面好大好大呢,比这个寨子可要大多了,说他们上面存的钱粮油棉什么的多的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范明义冷不丁的插嘴说:“不对,肯定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