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旅长得意洋洋地说:“这你就不用管了,你就说帮不帮吧!”
郑卫国无奈地摇了摇头,说:“真帮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装备你让我怎么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大旅长有些不解,说:“不就是钢板吗,有什么不好弄的?去日军控制的厂矿转一圈就全有了。”
郑卫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说:“那些普通钢材有什么用?必须要有防弹能力的特种钢材。”
陈大旅长沮丧地说:“这么说就是没指望啰?”
郑卫国打趣道:“有啊!毛子大哥那里就有!”
陈大旅长惊喜道:“当真!”
郑卫国点点头,说:“肯定是有的!”日后将突击工兵发扬光大的正是苏联。他们甚至在43年的时候组建了十五个旅的突击工兵部队。这些部队在苏德战争中屡立战功,人送外号“斯大林的锤子”!
陈大旅长欢喜地说:“好,回去我就打报告,这装备我是要定了!老郑,到时候我要到了装备,咱们一家一半,你帮我训练,怎么样?”
郑卫国笑道:“行啊,到时候你可不许赖账!”
他嘴上说的痛快,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感受到了日军的威胁。所以竭力拉拢国府,为此不惜放弃中g。像皖南事变之后不久,苏方仍然给国府提供了数十门大炮,只是要求不得将苏援武器用于缴g。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在二战结束之前从未给中g提供过任何武器。绥远根据地又一次派兵短暂地打通了中蒙通道。指望苏联老大哥能送一批武器过来。没想到最后只送来一批“进步书籍”。说是让中国同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打败法西斯。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大旅长的愿望只怕是难以实现了。不过郑卫国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又怀着一丝侥幸。所以没有明说。
说话间,34旅和36旅已经先后在日军防线上撕开了缺口。两个营的兵力迅速跟上,一拥而入,全部杀进了寨内。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猛烈的炮火突然倾泄在两军阵地之间,正准备跟进的两个营的战士猝不及防,顿时吃了大亏。
段双虎怒骂道:“狗日的小鬼子,还敢跟爷爷玩这一手,通知山炮营立即还击!”
两军炮兵很快开始了对轰。日军步兵也在寨内发起了凶猛地反扑,企图趁97军将士立足未稳之际将他们赶出来。
可日军万万没有想到,就那么短暂的功夫,就已经有两个装备精良的步兵营冲了进来。在这样强大力量的冲击下,日军想要保住现有防线都很困难,哪还有力量将之挤出?
步兵反击受阻,炮兵部队也没讨到好。他们虽然占了偷袭的便宜,但对轰了一阵之后,炮弹渐渐接济不上,只能被动挨打,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日军山炮部队的炮弹本来就所剩不多,加上所处地形狭窄无处躲避,所以一直没敢跟97军对轰。直到刚才防线被破,终于忍不住了,对准两军阵地的结合部就来了一手狠的。
周参谋长当时愤恨不已地说:“小鬼子这手可真狠毒啊,幸亏咱们第一波投入的兵力足够多。”
按照那个时代攻城拔寨的普遍打法,第一波投入的兵力都不会太多,以免遭到敌军的大量杀伤。可97军不同,他们的大兵团战术主要源自后世的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