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

“我们院早年间其实做过过双脉冲发动机的效能论证,结论是在40%最大射程的位置上,杀伤效能大概在单脉冲型号的1.7倍,在70%最大射程的位置上,杀伤效能则可以提高到原来的3.2倍……”

“只不过,当时发现隔舱式结构过于复杂,Ⅱ脉冲点火瞬态的成功率很差,隔层式倒是简单,但Ⅰ脉冲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经常会提前引燃Ⅱ脉冲药柱,导致两个脉冲只能连续工作,性能提升很差……如果能有技术上的突破,保证二次点火的成功率和可控性,那倒确实是个提高对空武器有效射程的路子。”

作为装备研究院的技术军官,他在这个场合下肯定是没有拍板权的。

所以刚才这番话,算是说给在座的几位领导听。

乔晨青并没有马上表态,只是转头看向旁边的郑良群。

这一届空军班子的情况比较特殊,乔晨青虽然年轻时候也当过飞行员,但却是从政工线踏入的高级指挥岗位,而且还是因为前任的健康状况突然恶化才紧急上岗,在专业性这块难免稍显欠缺。

所以,往往需要郑良群和他的参谋班子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至少值得一试。”

后者其实早就做出了决断:

“如果可行的话,也可以用在空空弹甚至空对面武器上。”

他还是忘不掉自己的老本行。

乔晨青点了点头:

“既然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那也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说完朝着身后的李建强示意了一下:

“由建强同志你亲自符合,跟沈总一起,具体了解一下这项新技术的情况,然后尽快形成报告,提交给我和郑参谋长!”

……

尽管这个主意最早是由沈芳忠提出来的,但他对于总体情况的了解其实并不比其它人深入太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无论是ct系列还是ctk系列推进剂,最初都是面向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而进行的开发,只不过是为了方便测试,才刚好和当时正焦头烂额的兵器工业集团一拍即合。

因此,当二人经过一番周折,最终在航天科工三院见到林成刚时,首先感觉到的其实是意外。

“老林?”

其实沈芳忠跟林成刚的年龄差了不少,但因为过去的一些工作关系,倒也习惯了平辈论处:

“我记着……你们整个研究室不是都被选入那个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了么?”

这个问题,可算是问到了后者的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