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良群则摆了摆手,沉声解释道:
“倒不是担心,大家对于你们的工作效率也是比较乐观的……只是上面希望能趁这个机会,让美国人也实际体会一下武器测试被人全程盯在眼里的感觉。”
作为当年亲自驾机捅下来过米格25的狠人,他这句话说得极有气势,最后更是猛地在沙发扶手上拍了一下。
就好像随时有可能蹦出来一句“寇可往,我亦可往!”
而常浩南也瞬间来了兴致,蹭地坐直了身子:
“盯在眼里……意思是准备全程跟踪这次测试?”
根据五角大楼公开的消息,本次x51a飞行测试将在太平洋上空进行。
如果想去侦察,就意味着要把一支完整的舰队送出第一岛链。
这和平时的训练或者出访可不一样。
属于实打实的作战任务,只是预计不会发生冲突而已。
华夏上次整出这种活来,甚至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580任务。
“具体任务目标还没确定,但至少要捕捉到一个关键部分,当然最好是能全程跟踪……”
郑良群摸着下巴,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
“只不过咱们过去也没干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海军那边的同志才托我来问问你,在目标非合作,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干扰的情况下,能不能靠最多两艘052c驱逐舰完成对试射全过程的观测?”
说完之后,或许是觉得还不够明白,所以又补充了一句:
“我虽然不是海军,但早年毕竟开过战斗机,也懂点雷达,他们主要是担心高超音速飞行器产生的黑障屏蔽层,还有多普勒色散问题……”
由于各项技术都没遇到什么过不去的阻碍,加之经济发展远超预期,海军这些年来也有了一批性能不错的新船。
前两艘服役的052c更是已经做过总计上万海里的航行测试,验证了以qc300为核心的新型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为第二批多达六艘同型舰艇的建造争取到了机会。
这也是能够执行本次远洋任务的底气。
短暂的兴奋过后,常浩南重新恢复了冷静,并没有马上给出明确的回答。
几分钟后,才缓缓开口道:
“x51a的验证速度大概在6马赫左右,无需考虑黑障屏蔽的问题,至于多普勒色散……”
他又思索了片刻:
“这个倒确实……根据我们的研究,当多普勒色散积大于1的时候,就会导致匹配滤波的输出增益下降,主瓣宽度变宽,目标分辨性能降低……对于米以下大气层内飞行的目标来说,这个临界值大概在2000-2500m/s,很接近x51a的飞行速度,再考虑到对方有可能展开干扰,咱们的舰队不可能距离试验区太近……”
“那……”
郑良群脸上浮现出几分急切,显然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结果。
“我建议,在舰队里面加入一艘潜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