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蒙德用略显古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柯林杰,不过还是回答道:
“从大概今年年初开始,华夏人的动作就已经开始活跃起来了……不过他们停止了跟亚深工业大学的合作,甚至也不再参与aiaa的评价体系,所以暂时只能估计是在推进新的风洞计划。”
“根据两年前aiaa所获得的最近一次信息更新,对方当时正在研制一台长时间激波风洞和一台高精度复现风洞,算算时间应该到了开工建设的阶段……”
“性能呢,性能如何?”
柯林杰显然对实用性更为关心。
而戴蒙德倒也非常坦诚:
“单从技术上讲,比lens-2甚至lens-x都更先进……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之所以急着推进lens-xx项目,就是为了能够赶上这些华夏同行们的进度。”
作为高温气体动力学专家,他并不过于回避美国在超高速风洞领域已经出现落后的现实。
只不过,对于这一现实的严峻程度,还是缺乏正确的认识……
因此,眼见柯林杰的脸上露出惊骇,戴蒙德又赶紧补充道:
“不过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他们既然决定把长测试时间和高复现精度分别放在两台风洞上面,那应该还是以技术验证为主,后面还需要把这两项技术结合,才能拿出真正属于下一代的应用性产品,所以至少在几年内,我们靠等效模拟结合试飞积累出来的数据还是独一份……”
“……”
……
在大量经费和ddl的双重催促之下,x51a项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前推进着,甚至让柯林杰这样的老辈人有了一种回到冷战巅峰期的错觉。就在布法罗研究中心的超高速风洞对两级吻切锥乘波体方案进行最终验证的同时,火箭动力助推段的测试也正在波音的威尔明顿测试中心同步展开。
相比于对所有人而言都是新知识的高超音速动力学以及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动力属于是整个项目中不技术难度也并不算高的一环。
如果不是甲方大爹要命的临时修改项目需求,甚至都无需专门从mit聘请外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即便出现了节外生枝的情况,这一部分仍然属于不太起眼的内容。
整个技术和测试团队的氛围也因此而显得相对轻松。
甚至在测试结果确定符合设计要求之后,梅尔丽·赫斯特博士还提出把六台已经被完全烧黑了的火箭助推段一字排开,和三十多名核心人员一起合一张影。
尽管并非所有人都对这种抛头露面感兴趣,但毕竟是一项重要的阶段性胜利,加之赫斯特如今又是子系统负责人,因此众人也都选择给她几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