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在抛弃助推段之前可以有效工作40秒以上,大概5%的设计余量……”
对于大多数工程项目而言,5%的余量确实显得有些极限了。
但考虑到设定中的5.5马赫启动速度本身就已经是个保险值,所以放在X51A项目上倒也可以接受。
相比起来,柯林杰所担心的风险反而在另外一块。
沉思了几秒钟后,他重新抬起头,看向站在旁边的布林克:
“模拟实际条件下的工作状况呢?尤其是在点火过程之后,推进剂在压力条件下的燃烧特性,相比理想环境有哪些差别?”
由于条件所限,威尔明顿测试中心所选择的试验方式是先使用金属雾化颗粒发生器分散金属颗粒,接着金属颗粒进入到载体气流中,利用光散射原理测量单颗粒铝的粒径,最后再利用二氧化碳激光点火,获得颗粒燃烧过程的各项特征。
显然,在这一技术方案当中,推进剂的燃烧全程处于完全开放状态,因此需要额外设备来还原高温高压的实际工作环境。
“也已经测过了。”
布林克把测试结果向后翻了几页,上面是一系列二维光谱图。
从曲线形状来看,应该就是从刚才电脑上那张三维图中提取出来的:
“施加压力会降低光谱全波段的强度,其中铝特征峰和氧化铝特征峰的强度降低幅度比较明显,说明施加额外压力可能会减少Al蒸气及AlO基团的形成,也就是对推进剂中金属燃料铝的完全燃烧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从定量角度上,这一影响的幅度不大,比如在15个大气压力下,3号和4号配比的推进剂样品都只减少了不到1.5%的能量释放,1号和2号的减少幅度较大,但也都不到3%,而且很明显,这种影响会随着铝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变弱……”
柯林杰没有马上表态,只是半低着头,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样。
作为一名老派工程师,他还是希望能在飞行测试之前拿到尽可能充分的数据,以保证首发成功率。
但客观上讲,目前的测试条件只允许还原到这个程度。
更高的速度、总温和压力需要性能更强的超高速风洞。
而无论是波音还是NASA,手头都没有符合要求的设备。
这意味着无论如何,他都需要承担一部分额外的风险。
看着自家领导阴晴不定的表情,布林克很快便猜到了对方的心中所想。
能在短时间内从普通工程师爬到项目副主管的位置,察言观色的能耐势必差不了。
“虽然还原程度更高的测试目前还无法进行,但赫斯特博士已经根据现有的测试数据,以及熔散反应机理模型拟合出了一条半经验半理论的关系曲线。”
他说着再次往后翻了一页:
“实际能量释放曲线是在6-12个大气压的范围内出现陡增,而当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时,曲线的走势已经趋于平缓,并在15个大气压后基本不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