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运9在完成一部分试飞任务后就同步推向国际市场,确实是从当年立项时就考虑过的事情。
毕竟在眼下的这个时间点,速度更快、乘坐舒适性更好、运行成本也更低的双发涡扇战术运输机已经开始得到一些国家的关注。
而要说正儿八经的竞品,除了一个采用非常规设计的安72以外,就只剩下了隔壁川崎重工生产的c2。
靠着更大(相当于a400m)的体量,后者原本确实可以占据不小的优势。
并且日本方面也明显想通过这样一架军事用途,却没有任何武装的型号来打一打擦边球,为日后正式突破武器出口限制做铺垫。
然而好死不死,c2第一架原型机的机体在完成生产之后才被发现强度不合格。
造飞机又不像是造车,哪怕结构不合格也能糊弄糊弄过去。
于是只好回炉重造,原定在2007年首飞的时间表也彻底告吹。
至于真正落地交付,那就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如果运9在2006年公开参展,则可以打出一个长达4-5年的窗口期。
即便不考虑具体能卖出去多少架这种经济问题,单说这一型号能够给华夏在国际航空市场所带来的口碑和观感提升,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但是把试飞任务繁重,且带着两台新航发的02号原型机直接拿出去,还是多少有些不符合航空工业系统这些年来积累下来的谨慎习惯。
因此,就连一贯信服常浩南的梁绍修都带上了些许疑虑的表情:
“这么早就公开涡扇20的结构,会不会对后续的市场竞争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说完之后或许是担心常浩南误解,又赶忙接着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这类产品的国际知识产权往往很难界定,如果竞争对手借鉴间冷器,还有您这个凝水控制模块的设计,再结合他们原本就比较占优势的其它基础技术,是不是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给我们制造一个强劲的对手?”
实际上,他的这个问题,也算是世纪之交阶段华夏军工产业心态的一种缩影。
在这个阶段,华夏武器装备已经开始脱离过去完全依靠超低价格来获取客户的状态,拥有了一定的性能基础。
但这些基础大多来源于软硬件设计层面的巧思,而不是真正的硬实力门槛。
且在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上,仍然是以追赶性能和查缺补漏为主。
结果就是,整个军工行业都倾向于专门定制出口型号,从而避免让外军直接接触到解放军自用的武器装备(哪怕这些装备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以防被别人看穿其中的端倪,导致失去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虽然后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华夏也有了越来越多别人模仿不来的独门绝活,但行事风格这东西一旦定型,就不是三五个月能转变的。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代附近,才随着直10me、红旗9be、歼10ce等同型号出口版本的出现而有所缓解。
现在的情况虽然稍有不同,但是以歼10为例,最终用于出口的歼10e仍然是跟歼10a存在明显差别的版本。
而常浩南也有意趁着这个机会,推动军工产业整体走向更加开放的状态。
遂耐心地解释道:
“涡扇20的几项核心技术,无论是定子叶片和间冷器的一体化设计,还是凝水控制模块的具体执行逻辑,都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就像过去欧美国家不怕把他们的航空发动机卖给我们一样,这些东西别说看上两眼,就算让别人上手摸上几把,也没那么容易被借鉴走。”
“相反,西方的老牌航发企业很快就会意识到,我们的整体架构至少在短期之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在此基础上迭加他们的某些技术积累,就能创造出足以碾压全部同行的新一代产品……”
“只有这样,他们建立起来的适航审定壁垒才有可能被进一步打破,而我们也能因此而得到进入国际主流航空市场的机会……”
这也正是常浩南的野心。
从干线客机使用的航发入手,再逐渐发展到干线飞机整机,最后完成整个适航标准的全面互认。
整个流程大概会持续10-15年。
但按部就班下去,基本可以保证能够走通。
“所以……预计的合作对象还是法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