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来自华夏的“千里眼”

“去金城?”

常浩南很快反应过来,对方所指的肯定不是金城大学。

而是金城铀浓缩有限公司。

虽然这家企业在表面上是一个隶属于原子能工业集团的普通二级单位,但因为其产品过于不普通,因此地位也相对比较超然。

屈良生或许是担心常浩南误会,赶紧解释道:

“放心,不是去担任金铀公司的职务,只是在那边的研究团队里挂个名,否则没办法体现常院士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其实像这种原理层面的启发,严格来说算不上真正参与项目。

毕竟常浩南只是掏出来了一个平衡策略,而且还是在影响系数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

具体要如何把策略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仍然需要屈良生的团队来完成。

以学术研究的标准来说,这种情况最多也就是在文章里面加个引用。

但大家毕竟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

拉常浩南“入伙”,除了对他的贡献表示尊重以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给新项目站台。

毕竟,核能利用,无论是哪种利用方式,总归都是有风险的。

扩大核电规模这事,也存在一定阻力。

尤其在基层——

21世纪初这会儿,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有了点概念,但还不多的阶段。

连本地盖个化工厂都要沸反盈天。

这时候你说要修核电站。

那大家肯定是不太愿意的。

但受制于特殊的区位劣势,华夏的能源安全情况又很不乐观,必须保证供能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这种情况下,上级需要的主要是一个决心。

而根据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常浩南的名字,哪怕只是个挂名的虚衔,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

“咱们可得提前说好,我不保证能提供工程执行层面的帮助……”

常浩南先给对方打了个预防针。

未来几年之内,他的计划都已经排的满满当当,实在是禁不起太多节外生枝了。

而屈良生听到这个回答,脸上直接就乐开了花:

“我知道,除非常院士主动发话,否则肯定不会给您添麻烦……”

前后不过几分钟的功夫,这称呼都已经变了……

常浩南则潇洒地摆了摆手,接着把笔记本电脑拽到面前:

“我们还是看看跟踪滤波的结果吧……”

“其实我刚才就已经注意到了。”

屈良生把桌上的笔记本重新揣回口袋:

“难以想象,摆在我们面前的三个难题,竟然就这么被攻克了一个……”

在硬件设备和软件算法全都满足要求之后,剩下的工作虽然仍然不少,但就难度而言,已经是随便找几个博士生过来就能解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