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如果我只认忠于我的忠臣......”
魏征这人怎么不知道,从下跪,到免跪,说明自己折服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这句话说一半,就是给自己的考题。
魏征这下得语气也平和一些,不像刚刚那么高昂。
“以我之见,古来治天下,良臣比忠臣更重要!”
长孙无忌听出,魏征这是在抬高自己,贬低他们,因为长孙无忌就是只忠心于李世民的忠臣。
“那你说说,良臣怎么比忠臣重要?”
“是啊是啊,你有本事说啊。”
周围其余人也都是询问,因为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忠臣,而且是忠于李世民的忠臣。
魏征不屑的看了看周围,一副“既然你们诚心发问,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们”的架势。
“良臣,乃是可用之才。
打天下,当用忠臣!
当今天下大势刚刚平定,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治理天下,就应当用可用之才!
至于忠与君王的忠臣嘛,若是无才,也只是本分而已。”
李世民沉思这个“本分”,可以说是很好的形容了忠臣。
君王给你赏赐,你忠心于君王,这确实是本分,跟你有没有能力无关。
并没有人规定,有能力就一定要忠心于君王。
魏征没忘记,自己现在还是阶下囚:
“不过呢,若是殿下想杀魏征,也是好事一桩!”
魏征这就是激将法,刚刚他都把忠臣和良臣说的那么透彻了,现在故意这么说,就是故意激起李世民的逆反心理。
李世民这人就吃这套反话,兴致勃勃的问:
“好?好在哪里?”
魏征一看得逞,就接着说:
“玄武门之后,天下人皆不知殿下要做什么,纷纷猜测。
如果这时候杀了魏征我,正好可以安社稷,安人心,安浮言。”
“我不信,为什么杀了你就能这样?”
“天下人只知道,殿下与前太子有争,但不知道为什么争?
天下人因此而感到不安,社稷也因此不安。
杀魏征正好可以告诉天下人,你是想安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