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又一名官员站了出来,是吏部侍郎的下属,他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即便蜀王有所依据,也不该如此贸然行事。
长安乃是京城,商贾往来频繁,此举恐怕会扰乱市面秩序,影响民生。”
这话一出,不少官员纷纷附和,他们担忧的是商业活动受阻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李世民登基之后,颁布了不少政策给商人,还减少了沿途的关税,让他们来长安能少点麻烦。
而李世民之所以想方设法的聚集大唐商人,就是因为地方上收税后,还会留一部分在地方上用作办公所需,剩下的才会交给长安中央。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道:
“众卿所言,朕也明白。
但朕听闻蜀王此次抓人,与那遂安郡王李寿逼迫交州百姓为奴一事有所关联。
若真如此,那便是大事,不得不查。”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李寿的事情大家都有所耳闻,若是真与这等恶劣行径相关,抓人倒也说得过去。
这时,崔损之站了出来,他深吸一口气,躬身道:
“陛下,臣恳请陛下明察。
此次被抓之人中有崔家子弟,他们向来奉公守法,恐是其中有误会。
只是此事关乎崔家声誉,还望陛下能给崔家一个公正的处置。”
崔损之这就是在和陛下谈条件了,我们支持你,你也得保着点我们啊。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崔损之身上,语气平和却又不容置疑:
“大理寺卿放心,朕定会秉公处理。
无论是谁,只要触犯律法,朕绝不姑息。
但若真是误会,朕也不会冤枉了好人。”
李承乾见父皇对崔损之的态度有点暧昧,再次站出来说道:
“诸位大臣,此事既然事关重大,不妨先让宗正寺将调查结果呈上来,我们再做定夺。
在此期间,无端猜测质疑,实在无益。”
大家又接着把目光看向了宗正卿,因为这事属于宗正寺,说到你了,难道你不表达点什么吗?
李孝恭察觉到众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不慌不忙地向前踏出一步,先向李世民行了个大礼。
而后直起身,清了清嗓子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宗正寺自接手此案以来,便日夜加紧调查,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过这事交给了锦衣卫大将军臣查,是不是应该让锦衣卫大将军来说?”
李世民一整个大无语,憋着嘴,给李孝恭一个个恶狠狠的眼神。
这家伙又这样!就知道甩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