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权力制衡

所以刑部尚书真的要站出,为自己的衙门争取一下,再不站出来,他这个刑部尚书就是六部最虚的尚书了。

李世民则是不屑的看着刑部尚书:

“朕问你,前吏部尚书当初买官卖官,贪污受贿的事情,你们刑部怎么做的?”

刑部尚书理亏,当初他其实是收了吏部尚书的土地,才会拖着什么都不干。

现在皇上的意思是,你们前几个月办事那么拖拖拉拉,现在好意思跟我叫?

李世民一摆手,表示你给朕滚回去。

刑部尚书很想说,我们刑部办事很有效率,但又不能说,不然自己贪污受贿的事情就暴露了。

大理寺卿这时候也站出来,他和刑部侍郎的动机一样,权力不能这么被分出去了。

“陛下,臣以为遂安郡王身为宗室,理应让宗正寺调查。

但,遂安郡王的事情牵连甚大,想必交州的官吏也参与其中,不如四司推事吧?”

唐朝没有三司会审这个说法,是叫做三司推事。

而且这个大理寺卿,不愧是门阀培养出来的精英,深谙政治斗争的那一套。

甚至在刑部尚书站出来,保卫自己的权力时,还在心里嘲讽刑部尚书是笨蛋。

有你这么摆到明面上来,和宗正寺争办案权的吗?

说话是有技巧的,先肯定对方的话,让对方在心里接受你的话。

然后再在后半句加个“但!”,就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仅能否掉对方的想法,还更能让对方接受你的想法。

这才是政治斗争的正规流程,不是以上是就明刀明枪的对着干。

大理寺卿的想法,是在原本的三司推事,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家,再加上宗正寺。

这样权力还是大家共有的,功劳也是大家的。

这件事结束后,自己衙门也保留下这个权力。

但李世民多精,你跟我玩这个脑筋啊?老子是天神下凡!连太上皇和前太子都被我斗倒了,你算哪根葱?

李世民不咸不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