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慢走啊,大将军!

李恪原本打算,就让这一万人在自己的封地上生活。

可是那样,就成了李恪的食邑。

一万多户食邑的亲王,起居令明确规定,不准出现这么牛逼的亲王。

他这个宗正卿的职责,本就是为了压制宗室做大,威胁到皇帝的存在。

李孝恭给李恪出的主意,就是让李恪去要个大将军,好把这些奴隶全部换成军户。

大唐为了减轻朝廷和百姓的负担,是让那些负责练兵的折冲府,自己处理自己日常军粮。

所以无论是折冲府的外府兵,还是十二卫的内府兵,全都有自己的土地。

平常要么是俘虏、要么是贱民或者百姓来种这些田,产出的粮食全归军队用来维持开销。

不过一般都是俘虏和贱民来种,不够了才会出租给没地的百姓种。

让百姓来种,那就得百姓分,不如俘虏和贱民,他们种出来的都是军队的。

而这样的百姓,就叫做军户。

很多百姓其实是乐意给军队种地的,因为当折冲府的兵员不够,会优先补充军户的儿郎选拔。

只要当了兵,就能有俸禄拿,属于外快的一种,而且说不定还不用上战场。

因为他们军户,当了兵也是给折冲府的折冲将军当侍卫,属于折冲府的内府兵,和外府兵这种大头兵不一样。

折冲府自己也办“武塾”,会给这些军户优先上“武塾”的机会,人家武塾也教读书写字。

万一未来考上了科举,又能当官,考不上科举,识字也不差,还是免费识字的机会。

在现如今的大唐,才刚刚统一全国,是武压过文的时候,所以才会显得武重文轻。

这么多的好处,李孝恭全告诉了李恪,李恪本着上辈子的红色思想,当然心动。

李恪一听这样就能安排自己的一万贱民,就安心不少。

“那行,我去找户部去。”

“回来,你这孩子怎么风风火火的?你听伯伯说完。”

李孝恭说完,又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写好的奏书。

“你刚刚出去的一会儿,我早让你的小军师李安静写好了,你送到太子那里,太子会给你安排的。”

李恪接过奏书,打开奏书看。

李孝恭既然让李恪去要第十三卫大将军,肯定就想好了全部。

要不说李孝恭是仅次于李世民的人,什么都替李恪想好了。

皇城内,谁不知道蜀王和太子关系好。

李孝恭写的这个奏书,就是让太子知道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