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什么人,不记隔夜仇的主,有仇都是当天报。

李恪指着那名金吾卫,破口大骂:

“你他妈的!敢造本大王的谣!给本大王打!打死他!”

锦衣卫闻言马上就冲上去准备动手,幸亏金吾卫拦住了,不然那名金吾卫又得被打一顿。

“行了行了,他也是不认识你,你也别跟他一般计较。”

这也是尉迟敬德的小弟,怎么会看着他被打不管,以后怎么带兵。

“行吧,看在尉迟伯伯的面上,本大王不和你一般计较。”

“咱爷俩好久不见了,去南衙门坐坐。”

李恪摆摆手,接着说:

“不去了尉迟伯伯,我还有事呢。”

“你这孩子,哪来那么多事?”

“尉迟伯伯你怎么也这么说我,我忙的很。我现在是第十三卫的大将军了,和你平级,我怎么不忙。”

尉迟敬德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掏了掏耳朵问李恪:

“什么什么?你也是大将军?我怎么不知道?”

“你当然不知道,我刚刚才找阿耶要的,不信你去问我阿耶去啊。”

“那你有鱼符吗?”

“什么鱼符?”

接着尉迟敬德给李恪解释了什么叫鱼符。

秦朝开始,制定了“虎符”,两汉、三国以及魏晋南北朝都延续了这一制度。

汉朝新增加了一种像竹子的长条兵符叫做,竹使符。

打仗的时候,主帅拿虎符,武将拿竹使符。

到了南北朝时期,被用作带兵的武将身份象征,不带兵的武将都没这个竹使符。

隋朝更是当做了身份的象征,你一个武将连竹使符都没用,上不了台面。

到了李渊建唐,为了区分和防止前朝武将,用前朝的兵符调兵造反。

李渊又把竹使符,改成了银子做的银兔符。

但是自己的二郎李世民,后来成了天策上将,统管十二卫大将军,成了“大唐二号皇帝”。

李渊为了提防李世民,以及防止那些武将都跟着李世民。

李渊索性废掉了全部的兵符,李渊将虎符、竹使符、银兔符、隋鱼符等符契统一改为鱼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