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们怎么会没本事?”
“没本事也走不到长安来啊。”
不少人也附和,我们考不上科举,难不成当你个王府的官都不配吗?
李恪却知道,这些人里,不少甚至都不如上辈子的中学生。
因为科举不是只考什么政务之类的问题。
你还能靠着作诗,作曲,练字,背四书五经。
李世民现在才登基两年,没有改革科举,还是继承的李渊在位时期的科举。
分为常科和制科两大类。
常科是定期举行的考试。
而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置的考试。
常科分七种,随便一种考上了都能中榜,第一就是状元。
秀才科:主要考察儒学经义
明经科:重点在于经义,具体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默写五经。
明字科:就是书法造诣。
进士科:需要创作文,诗,赋各一篇。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暗地嘲讽明经不是真才实学。
李恪不收着四科的举子,因为他根本不需要。
明法科:考察法律知识。
明算科:考察数学知识,还有天文知识。
武举科:顾名思义,就是武术。
李恪倒是看好这三科,挑选的都是真材实料,也有实际作用。
李恪把要求一说,当场就走了一大半。
因为大多数人也确实都是学的前四科,后三科的人学的少。
眼见一大半人转身离去,李恪脸上却没有丝毫意外或失落的神色。
他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声音沉稳有力:
“诸位莫怪,本大王并非有意刁难。
王府用人,向来只看真才实学,能为王府所用,能为大唐社稷出力者,才是本王真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