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

“删了便是。”朱翊钧给了明确的指令。

冯保沉默了下俯首说道:“臣遵旨。”

封建帝制上限很高,毕竟作为皇帝,权力无限大,可以最快的集中力量办事,当然下限也很低,一旦开始犯病,那就是为祸江山社稷的社稷之贼。

作为皇帝本身的朱翊钧,要保持足够的理智,他能完全约束的只有自己。

“这个谣谶,也不删除吗?”冯保试探性的问道。

“留着吧,对了把他抓北镇抚司住十天。”朱翊钧提醒冯保,可以传播不代表没有处罚,禁狱系人才有不光是东交民巷监狱的会计们。

黎牙实编写的笑话,其实很有意思。

[嘉靖二十九年后,大明和俺答汗在从宣府和大同激战,副总兵麻贵询问总兵马芳,我军的战术是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芳回答说:朝廷假装发饷,我们假装打仗。]

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嘉靖四十年,马芳率领边军,依旧在兔儿岭、饮龙河等地五战五捷,最终在怀安设伏,家兵健儿侧翼突进,将俺答汗军兵拦腰截断。

马芳本人更是冲锋陷阵,马刀砍断了三柄,依旧酣战。

怀安之战后,俺答汗彻底失去了进攻大明的军力,之后就轮到大明先发制人了。

黎牙实编写这个笑话,和这次的田兵之乱有着极高的相似性,他希望朝廷不要再闭着眼睛,捂着耳朵,摇晃身体假装前进了。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不假,但忠良也是有数的,哪有那么多的忠良给你浪费?

问题,朝堂明公一个比一个清楚,但就是从头到尾都没解决过。

因为批评世宗皇帝带领的阁臣不作为,黎牙实喜提十天的监禁。

“唯一现实的暴力是军队、依靠暴力可以梳理生产关系、基于生产分配产生道德、而道德构建了秩序、最终诞生了权力,当军队发生改变的时候,一切都会随之而改变。”朱翊钧思索了一下说道:“枪杆子里出政权。”

朱翊钧要对这份邸报做朱批,他实在是找不到更加贴切的话,去形容大明这种改变,他只好抄了下真正伟岸的擎天柱,所写的名言警句。

在朱翊钧的个人理解中,这句话表达武装斗争才能夺取政权的同时,也在表达,枪杆子什么样,基于枪杆子的世界才是怎么样。

暴力、生产关系、分配、道德、秩序、权力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里面唯一现实且具体的就是暴力本身。

暴力不仅仅是军队,暴力还是火药、钢铁、银币、理论和人心。

“皇家格物院请求批一笔款项,要一百二十万银。”冯保递上了一份预算案,请陛下批准,因为皇家二字,这些预算案不用过会,只需要陛下同意,内帑就可以拨款了。

“准了。”朱翊钧大概看了看说道。

冯保面色犹豫的说道:“陛下,这可是一百二十万银,这个东西真的有用吗?”

一百二十万银,等于两个先帝皇陵,等于一年的金花银,就这么给出去了,就为了建个吹风的地方。

朱翊钧恩准的是人造风实验,这是独立于滑翔机之外的基础科研项目,蒸汽机为动力,人为制造狂风,主要用于舰船设计、船帆优化、螺旋桨研发,滑翔机优化只是其中的一种。

海事学堂的毕业学子大部分都去了舰船设计院,对五大造船厂船只设计进行支持。

皇家格物院要建的是一个原始风力只有飓风等级,也就风速65里每刻的吹风机,经过喇叭状收缩段收缩后,风速可以达到120里每刻。

皇家理工学院请求一百二十万银,是为了研发风动建设,造这个东西,纯粹是为了模型吹风,优化快速帆船设计。

朱翊钧笑着说道:“建吧,银子没有花掉,只是以另外一种形式陪在了朕的身边。”

对于大型人造风实验装置是否要建造的问题,其实格物博士们之间有着极大的分歧。

一部分格物博士认为过于浪费,一百二十万银,太过于昂贵,大明现在主要精力可以用于蒸汽机的研发;另一部分的格物博士则是坚定的支持,舰船设计应该更加专业,至少做到度数旁通,而不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去造船。

部分的格物博士,认为德王朱载堉是为了蒸汽轮机的研发,才申请这么一笔巨款。

格物博士们吵来吵去,没吵出结果,也懒得吵了,直接交给陛下圣裁,陛下觉得有必要就建,陛下觉得没必要浪费钱,就不建。

大部分格物博士反对,主要是怕浪费钱。

朱翊钧别的没有,钱还是有很多的。

“长崎总督府徐渭的奏疏。”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倭国的丁口,居然还在降低,今年年底估计只有七百五十万了。”

从900万人降到850万用了三年,从850万降到800万,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而现在一年就可以消耗掉50万丁口。

按理说朝廷的减丁政策是存在边际效应的,减丁一年不如一年才对,但长崎总督府给出的估计是极为乐观的,减丁效果一年比一年好。

长崎总督府判断依据不是朝鲜战争、也不是倭奴买卖,而是因为倭国本土因为大明宝钞涌入,制造出的虚假繁荣,造成的人口高度集中,最终导致人口快速减少。

简而言之,倭国人不生了。

城镇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非常严重的生育暴跌,就大明商人搜集到的种种情报显示,沿海港口城池增多,虹吸了大量女子入城。

这些女子离开了乡野,乡野之间缺少女人,乡野生育自然暴跌。

这些乡野之间的倭国男子,并不会过分激烈的反抗,而是选择了种地,直到死去。

在大明开海之后,倭国大阪湾出现了大量大大小小的港口城池,如广岛、神户、岩屋城、堺市、和歌山城、竹原、三原、福山等等,这些城镇没有远洋航海的能力,但即便是只能到长崎也足够了。

而这些倭女进入城镇后,因为城镇竞争过于激烈,主动选择做游女,也就是以卖身为生,而这个做的人太多了,就会漂洋过海的做南洋姐。

长远来看,所有的繁荣,都是以人口和白银矿产为代价;

等到银矿枯竭的时候,虚假繁荣消失,倭国会陷入一种长期的死寂之中,人口会进一步降低。

“果然,光靠军兵,很难灭倭,还是得靠他们自己灭自己。”朱翊钧朱批了徐渭、孙克毅的奏疏,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尤其是防止被倭寇刺杀,倭人有着非常浓郁的下克上文化。

主要是皇帝不舍得京营道德滑落,但倭国选择了自己走向死亡。